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赤潮藻种后向散射特征机理及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7 09:38
【摘要】: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一个重要基础光学参数,其大小与水体组分有关,是重要的固有光学量之一。目前关于水体后向散射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类水体和近岸二类浑浊水体中,对于赤潮水体后向散射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色遥感分析模型的发展。本文从微微型浮游植物、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中选取四种我国近岸代表性赤潮藻种(微微藻、中肋骨条藻、强壮强沟藻和海洋原甲藻)进行培养和测量,并获得生物-光学数据,分析了不同藻种后向散射光谱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首次建立了基于MODIS数据的典型赤潮藻种细胞数遥感反演算法。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对不同类型的赤潮藻种的后向散射光谱变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现场数据的分析计算,本文获得了四个代表性藻种不同叶绿素浓度下的后向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比率光谱,结果表明,各藻种的后向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比率均随叶绿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每个藻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光谱形状,并且微微型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植物在蓝光波段420nm-488nm的后向散射系数光谱形状还会随叶绿素浓度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小型浮游植物海洋原甲藻的光谱形状则始终保持不变。此外,通过对各藻种单位后向散射系数、单位后向散射比率以及后向散射截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大颗粒藻种在420-620nm之间具有相对比较平缓的后向散射光谱曲线,尽管不同粒径大小的藻细胞颗粒对水体后向散射的贡献规律很难确定,但后向散射截面与粒径则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该结论为日后赤潮藻种粒径分布的遥感反演提供了理论依据。 2)针对藻类颗粒物蓝光波段后向散射光谱形状的变化特点,探讨了颗粒物吸收对后向散射的影响,并针对各藻种建立了后向散射与吸收的特征响应关系模型,得出微微藻和强壮前沟藻的颗粒吸收对后向散射的影响较大,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6和0.93;而对于中肋骨条藻和海洋原甲藻而言,其影响则相对较弱,R2仅为0.57和0.52。 3)建立水体表征参数与后向散射系数相关关系模型。本研究基于实测数据,分别建立了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浓度、细胞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模型和乘幂回归模型均可用来描述各藻种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而后向散射系数与细胞数只满足幂指数关系模型,并且微微藻各波段的拟合系数基本相同;强壮前沟藻两者的相关性随着波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至红光波段700nm处,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则高达0.99;海洋原甲藻的最佳拟合波段则出现在蓝光波段和红光波段处,该结论为日后建立典型赤潮藻种的细胞数遥感反演算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4)建立了基于MODIS卫星的细胞数遥感反演算法,实现了赤潮水体信息的有效提取。本论文利用实验获得的测量数据,建立表观量与固有量之间的关系,并选择特征波段针对海洋原甲藻和微微藻建立了基于MODIS卫星的细胞数遥感反演算法。根据赤潮监测记录,选取2012年6月16日微微藻赤潮的MODIS影像进行提取实验,分别采用多波段遥感反演算法和单波段遥感反演算法进行细胞数反演。结果表明,对于高叶绿素水体,多波段细胞数反演模型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单波段细胞数反演模型,但是对于混合像元信号,赤潮检测比较困难,容易导致误判,特别对于悬沙较大的水体,反演的结果也偏大;而对于高悬沙水体,基于488nm的单波段的细胞数反演模型的反演精度则相对更高,尽管监测点位的反演结果比实测细胞数偏低,但从总体对赤潮的识别效果而言,单波段的反演算法明显剔除了悬沙的影响,识别精度更高一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5;X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廷伟;张杰;马毅;孙凌;;赤潮光谱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5期

2 黄昌春;李云梅;孙德勇;乐成峰;金鑫;;太湖水体散射光谱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孙德勇;李云梅;乐成峰;龚绍琦;王海君;伍蓝;黄昌春;;太湖水体散射特性及其与悬浮物浓度关系模型[J];环境科学;2007年12期

4 金鑫;李云梅;王桥;张红;王彦飞;尹斌;吴传庆;朱利;;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巢湖悬浮物浓度反演[J];环境科学;2010年12期

5 王林;赵冬至;杨建洪;刘永健;王祥;邹晓阁;;赤潮对近岸水体生物光学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1年10期

6 李继龙;唐援军;郑嘉淦;贾静;李小恕;;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初步研究[J];海洋渔业;2007年01期

7 邢小罡;赵冬至;刘玉光;杨建洪;王林;;渤海非色素颗粒物和黄色物质的吸收特性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06期

8 李铜基;朱建华;陈清莲;;黄东海海区春季半经验分析生物-光学算法研究[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9 宋庆君;唐军武;马荣华;;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校正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08年01期

10 黄韦艮,毛显谋,张鸿翔,史爱琴;赤潮卫星遥感监测与实时预报[J];海洋预报;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2527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27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