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大陆边缘演化及环境效应(U1606401)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与陆海相互作用(GASI-GEOGE-0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不同能源下的有机分子标记物海洋沉积记录(GY0214G28)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亚洲大陆边缘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2015ASKJ03)
【分类号】:P73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丕福;牛铮;蒙继华;李向军;;1998~2003年卫星反演的中国陆架海叶绿素a浓度变化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2 缪经榜;陆架海流的计算方法(Ⅱ)[J];海洋与湖沼;1981年06期
3 黄大吉,苏纪兰,陈宗镛;三维陆架海模式在渤海中的应用Ⅱ.温度的季节性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6期
4 董军社,,陈平富;氧同位素:追踪陆架海沿岸水团变化的良好标志[J];大自然探索;1996年02期
5 罗晓凡;魏皓;;陆架海碳循环模式研究现状与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02期
6 韩喜彬;李广雪;杨子赓;宋健娜;刘勇;;中国东部陆架海对“新仙女木”事件的响应[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12期
7 修日晨;;关于陆架海区潮流运动方向旋转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4年04期
8 蔡树群,甘子钧;三维斜压陆架海模式的应用: 南海上混合层的季节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3期
9 袁业立;中国陆架海海洋环流与海洋科学研究及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4期
10 郭炳火;左海滨;;海底漂浮物初步实验[J];黄渤海海洋;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春华;毛华斌;吴加学;;台风对陆架海底温度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安春;徐方建;肖尚斌;刘建国;;中国陆架海全新世泥质沉积形成历史及气候记录[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李广雪;;中国东部陆架海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孟祥君;张训华;;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磁场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志宇;强潮驱陆架海中的湍流与混合[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胡邦琦;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汪嘉宁;陆架海垂直混合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宗晓龙;琼东陆架海湍流混合的观测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琦;中国陆架海区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分布及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王立军;中国海区域的海洋数值模式与海—气耦合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48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4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