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振荡浮子波能利用效率与影响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9 19:53
【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波浪能作为一种分布极广和能量储存量极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利用已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在这方面,振荡浮子波能转化技术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和可靠性高等特点,但也面临着转化效率低和发电成本高等问题。着眼于此,本文研究了转化装置自身因素和环境参数对振荡浮子波浪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用于实际工程中对该装置设计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基于CFD商业软件ANSYS FLUENT,分别采用了数值边界造波法和数值质量源造波法建立了二维数值波浪水槽,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对计算所得结果与经典波浪理论值进行对比,获得了波浪水槽数值模拟的适用条件,并揭示了水槽中波浪的运动特性;在建立了二维波浪水槽的基础上,选择边界造波法造波并加入风与流的作用,建立了二维与三维风-浪-流联合数值水槽。完成了三维数值水槽方柱模型的绕流模拟,并将模拟所得方柱受力结果与现行规范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满足精确性和经济性的网格尺寸、时间步长和湍流模型;根据刚体运动理论和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浮子的运动方程,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耦合浮体的运动方程和粘性流体的控制方程,建立了浮子在波浪水槽中的运动模型,详细分析了浮子在三维数值水槽中的运动特性。针对三维波浪水槽中的振荡浮子模型,研究了浮子在不同的转化装置自身因素(弹簧力、质量力和阻尼力)和波浪参数(波高、风速和流速)下的波能转化率。根据振荡浮子波能转化效率与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了振荡浮子波浪能利用的机理。
【图文】:

振荡水柱,转化装置,固定式,波能


固定式振荡水柱式发电技术是将装置固定的安装在岸上,而无需系泊系统和海底电缆。图 1-1 为最常见的振荡水柱模型。图1-1 固定式振荡水柱波能转化装置[10]常见的固定式振荡水柱转化装置由气腔、平台和动力转化装置构成。利用波浪的冲击作用,使气腔里的气压产生周期性的变化,,进而为动力转化装置提供发电所需的气流运动。固定式振荡水柱发电装置具有下列特点:1)安装维护简单,电力传输方便;2)该装置采用的是空气透平,发电机并不直接

峡湾,测试模型


球形浮子上下浮动转化波浪能。这个浮标通过闩锁来控制相位移动,并配备一个空气涡轮机。图 1-3 所示为该模型,1983 年在特隆赫穆峡湾的测试模型。图1-3 特隆赫穆峡湾的 Norwegian 测试模型[10]英国的 AquaBuOY 波能转化装置是通过波浪使浮子进行运动,进而使软泵 中 的 水 产 生 运 动 进 而 发 电 的 一 种 新 型 波 能 转 化 装 置[19]。 荷 兰 的(Archimedes Wave Swing,AWS)是一种离岸式,全浸没的点吸收式发电装置(在水深 43 m),AWS 装置如图 1-4 所示。他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筒仓和浮子。筒仓固定在海底,浮子会上下浮动。当波浪压力改变的时候,浮子也会上下浮动。该装置应用了当前较为先进的永磁直流发电装置[20]。图1-4 Archimedes Wave Swing 波能转化装置[20]1.2.3 振荡浮子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振荡浮子式波能转化技术相比其他转化技术具有可靠性高、转化效率高、易安装、适用性广等优点,但是这种波能发电技术的发电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的成本要高得多,因此学者们都热衷于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浮子结构、提高转化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邦椿,李以农,何京力;波及波能利用技术的最新发展[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2 M.锡德;J.维勒普;陈立立;;西班牙莫克里科波能发电站[J];水利水电快报;2010年05期

3 吴必军;盛松伟;张运秋;游亚戈;;复杂圆柱型波能装置能量转换特性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4 陈国建;杨建民;;波能转换装置的研究动态与一种新概念装置的探讨[J];中国海洋平台;2011年04期

5 刘春嵘;耿楠;;振荡水柱波能转换器的消反射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郭晓晨;吴一红;;直驱式水轮机波能利用装置功率带宽设计方法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05期

7 丁履量;;波能利用[J];海洋技术;1983年03期

8 李陆平;田素珍;徐来声;郭洪梅;;渤、黄海波能的估算及其对波能转换前景的评价[J];黄渤海海洋;1984年02期

9 张小刚;波能分析及在珠江口波力试验电站初步设计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1987年04期

10 余志;静水池振荡水柱波能转换模拟系统的建模与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史宏达;高人杰;邹华志;;一种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的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滕斌;陈文;;摆式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分析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史宏达;刘娅君;刘臻;;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二维越浪性能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叶寅;游亚戈;盛松伟;张亚群;刘洋;;可自适应鸭式波能装置浮态变化的转角测量装置[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5 肖天贵;吴瑶;金荣花;;西南大旱期间延伸期尺度波能变化特征的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6 田育丰;黄焱;史庆增;;对摆式波能发电装置与波浪耦合作用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7 史宏达;薛坤;刘娅君;;碟型越浪式波能发电站装置中曲面叶片式低水头水轮机试验研究[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石进;宁德志;滕斌;赵海涛;施伟勇;;方箱内气液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9 肖天贵;郭斌;彭俊;;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主要强降水阶段的波能传播诊断研究[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小溪;加州波能发电机“可持续”[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记者 王振清;美推出“波能吞噬推进器船”技术[N];中国船舶报;2006年

3 远程;未来的几种新能源[N];中国矿业报;2002年

4 梅源;未来的几种新能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臻;岸式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黄燕;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邱守强;摆式波能转换装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静;海蛇式波能转换装置发电功率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邹健;振荡浮子波能利用效率与影响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周晖;摆式波能转换装置的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文;摆式波能转换装置水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耿楠;振荡水柱波能转换器效率分析及改进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李仕成;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性能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郑妍颖;波能推进型无人双体观测艇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吕若辰;梳式防波堤兼作波能发电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王彦龙;波浪发电装置波能转换效率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黄一凡;内部摆式波能转换装置水动力性能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63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63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