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渗透方法的新能源海水淡化系统研究
【图文】:
减少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了一种基于反渗透方法的新能源海水耦合方面,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同时的试验研究明确方向。研究与发展现状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的技术和过程[1]艺包括多级闪蒸技术(MSF)、多效术(RO) 、电渗析法(ED)、冷冻法和水、膜法[2]和结晶法三种形式。正向渗的海水淡化技术。由于不同的国家,同。海湾国家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用反渗透技术。不同海水淡化技术产
基本原理:将预热的海水引入闪蒸室,控制闪蒸室的压力低于热盐水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此时过热的海水急速的汽化,,盐水的温度降低,蒸汽遇到低温的盐水被冷凝成为淡水,剩余的浓盐水,降低到相应的饱和温度,引入到压力低于此时盐水饱和蒸汽压的闪蒸室,重复上述扩容、降压和降温的过程,依次直至末级闪发室[7],闪蒸室的个数即多级闪蒸的级数。多级闪蒸工艺结构有贯通型(OTMSF)、带有盐水循环器(MMSF)和带有排热段(CMSF)三种形式[8],都包括盐水加热器、热回收段闪蒸器、热排放段闪蒸器、真空抽气系统、真空除氧器、除CO2器和化学计量系统等,下图 1-2 为最简单的贯通型工艺流程。其中多级闪蒸器是全套装置的核心设备,由下部分的闪蒸室和上部分的冷凝室组成。适用范围:用于大型和超大型海水淡化,火力发电厂、石油化工厂的锅炉供水、工业废水和矿井苦咸水的处理与回收,大型船舶和蒸汽动力船,以及印染、造纸工业废碱液的回收等[9]。由于该工艺设备工程投资高,动力消耗大,故目前主要在石油丰富淡水匮乏的海湾国家使用,该地区 74%的海水脱盐工厂广泛采用多级闪蒸法,是海水脱盐工业的主导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4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技术前沿: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专用救灾现场[J];硅谷;2011年08期
2 王永青;何宏舟;;海水淡化系统的性能优化与评价准则[J];化学工程;2012年02期
3 刘波;李娜;;平海电厂海水淡化系统介绍[J];科技风;2013年07期
4 贾海军,李毅,肖志,李胜强,仲朔平,姜胜耀,张佑杰;与核供热堆耦合的海水淡化系统及蒸发工艺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3年S2期
5 陈金增,宋振海,张青枝,黄素逸;热力蒸汽压缩式海水淡化系统热力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杨英俊 ,陈志莉 ,郑宏飞 ,杨海平;全自然能源海水淡化系统[J];太阳能;2005年02期
7 张福录;李雪民;;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J];一重技术;2005年05期
8 张晓东;原郭丰;成珂;张鹤飞;;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J];水处理技术;2006年06期
9 庞胜林;刘金生;;华能浙江分公司海水淡化系统研究[J];电力设备;2006年09期
10 高蓬辉;吴安民;成珂;张鹤飞;;基于神经网络的海水淡化系统产水模拟及预测[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许云;张林;陈欢林;高从X&;;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开发进展[A];第一届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西湖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庞胜林;刘金生;;海水淡化系统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刚;周志莹;顾为东;;利用非并网风电进行海水淡化系统的优势分析[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晓华;赵广斌;沈胜强;曹国建;陈文博;;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性能对比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冯巍;;海水淡化系统与制氯系统联动运行及逻辑优化与设备节约探讨[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肖丽;吴善宏;周佰魏;何先营;;海水淡化系统杀菌方式的优化应用[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金华;胡党辉;严俊杰;邵树峰;刘继平;;改进型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的经济性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首席记者 邱丽娜;我省海水淡化系统项目成功投运[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安然 朱_g;“全能”型海水淡化系统正式亮相[N];中国海洋报;2013年
3 王友柏 记者 张玮炜;红沿河核电海水 淡化系统投入使用[N];大连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荣琦;国内首个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启用[N];辽宁日报;2010年
5 刘婧婷 记者 张桂英 张斯文;我省海水淡化系统印尼投运[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记者 冯晓彤 通讯员 张存保;世界首例三工况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成功应用[N];首都建设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德强;太阳和风可淡化海水[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冰;用于MEE海水淡化系统的蒸汽热力压缩机及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邓润亚;海水淡化系统能量综合利用与经济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维东;多级海水淡化系统装置推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刘珩;四效蒸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新春;一种新型太阳能自然真空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朱鸣鸣;太阳能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马原;一种海水淡化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6 周婷;基于反渗透方法的新能源海水淡化系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7 郭丽江;热电联产海水淡化系统节能降耗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8 闫冬侠;海水淡化系统中超滤膜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晓;超声波辅助蒸发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鹏;单效蒸发机械压汽海水淡化系统热力性能研究[D];集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3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8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