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特征及物源环境指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洋;李雄甫;;藤田煤矿区梓山组中段灰岩沉积特征[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2 刘述锡;孙钦帮;陈素梅;崔金元;;北黄海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季节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3 彭楠;旷红伟;柳永清;;北祁连—酒西地区早白垩世盆地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4 王月江;;和田布雅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J];中国产业;2011年04期
5 程立雪;陈洪德;徐胜林;李洁;钟怡江;隆轲;;川西前陆盆地下侏罗统白田坝组沉积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6 张金忠;郝雪;;北黄海经济带产业规划布局研究与经济带形成模式探讨——以庄河产业规划布局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7期
7 万志峰;夏斌;林舸;施秋华;郭峰;刘宝明;;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钟能文;;童子岩组一段地层特征及新区预测[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9 赵野;柳成志;胡振华;李涛;;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层序特征及沉积相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8期
10 晨曦;于江华;王晓东;赵阳国;王纯杰;;黄海北部海域沉积物反硝化细菌数量及反硝化速率的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庆宾;管守锐;朱筱敏;王贵文;;中国现代网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赵瞻;刘建清;杨平;;重庆彭水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特征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群;王明炎;李银彩;;云南某地含盐系、钾盐层沉积特征及找钾远景初步研究(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4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李贞;李珍;傅命佐;李杰;刘乐军;;北仑河口区北岸潮间带特征剖面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黄捍东;张如伟;赵迪;;一种可以表现沉积特征的地震反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剑萍;;东营凹陷北带永921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吉林省延边松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黄世伟;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董同武;;贵州省赤水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马胜中;梁开;陈太浩;;广西钦州湾浅层埋藏古河道沉积特征[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莉;相约北黄海 合作共发展[N];丹东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蒋颖;丹东人能行[N];丹东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建东;在调查中奉献和成长[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记者 黄宝锋;决战北黄海 丹东准备好了[N];辽宁日报;2009年
5 记者 马军 通讯员 徐雪梅;“北黄海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项目再次扬帆起航[N];中国海洋报;2010年
6 李倩 修蕾;大庆长垣西部沉积特征研究收获显著[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狄文君;北黄海开发壮了庄河经济[N];辽宁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蒋颖;丹东要为全省保增长做出新贡献[N];丹东日报;2009年
9 记者 狄文君;开发北黄海 庄河机会来了[N];辽宁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鹏;铸箭“北黄海”[N];丹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北黄海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特征及物源环境指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程鹏;北黄海细颗粒物质的沉积特征与输运过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3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5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6 何玉平;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钰;惠民凹陷西部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刘性全;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物性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传顺;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金炳成;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磊;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2 曲希玉;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春龙;河流相储层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及预测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4 劳金秀;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磊;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沉积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黄世伟;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王升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郭辉;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陈建勇;珠江口荷包岛南湾弧形海岸的平衡与稳定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守国;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596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9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