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考虑内潮耗散的南海潮波伴随同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13:03
【摘要】: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端,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海地形变化剧烈,岛礁众多,使得南海的潮波系统非常复杂。南海潮能耗散较强,在深水处,,仅考虑底摩擦耗散不能充分体现潮能耗散的实际情况,还必须考虑表面潮向内潮转换时的能量损失,即内潮耗散。 本文建立了南海潮波模式及其伴随同化模式,在传统二维潮波方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内潮耗散项,考虑了内潮耗散对南海潮波系统的影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改进了内潮耗散参数化方案,并给出了内潮耗散项中地形效应参数的计算公式。 评估了全球大洋潮汐模式TPXO7.2、GOT00.2、NAO.99b和DTU10在南海的准确度。依据对比分析结果,选用DTU10模式来计算本研究的开边界条件。 以63个验潮站和24个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轨道交叉点处的调和常数作为观测值,利用伴随同化方法来优化模式中的底摩擦系数和内潮耗散系数,使得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更加接近。为了寻找最优的优化方案,设计了7组数值实验。实验1~7M2分潮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29.78cm、24.08cm、12.64cm、12.56cm、10.19cm、10.63cm和10.15cm,可以看出实验7先优化内潮耗散系数再优化底摩擦系数的模拟结果最优。 确定了同化方案后,本文建立了1/8°和1/4°两种水平分辨率的M2分潮的单分潮数值模式,通过对比发现,水平分辨率1/4°模式的计算时长大约为1/8°模式的1/5,而误差仅略大。考虑到4个分潮耦合模拟需要积分时间更长,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分辨率为1/4°的模式进行最终的M2、S2、K1、O1四个分潮耦合同化模拟。对于1/4°模式而言,7个实验方案中结果最优的仍为实验5、6和7,实验7最优,其次是实验5,与1/8°模式情况相同。 采用先优化内潮耗散系数再优化底摩擦系数的方案,对南海M2、S2、K1、O1分潮进行了耦合同化模拟。M2、S2、K1和O1分潮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12.35cm、6.47cm、9.79cm和8.21cm,模拟结果与观测符合良好。基于该模拟结果,分析了南海M2、S2、K1、O1四个分潮的潮汐潮流特征,较好地体现了南海潮波的传播规律。 基于四个分潮耦合同化模拟结果,分析了南海M2、S2、K1、O1四个分潮的潮能通量分布情况。四个分潮的潮能都由太平洋经吕宋海峡传入,然后向西南方向传播。S2分潮的潮能通量量级明显小于另外三个分潮的潮能通量。不论对于半日分潮还是对于全日分潮来说,都是在吕宋海峡处的潮能通量最大。 基于四个分潮耦合同化模拟结果,还分析了南海的潮能耗散情况。南海的潮能耗散除了底摩擦造成的底摩擦耗散外,还通过表面潮向内潮转换的方式来进行耗散,即内潮耗散。南海的底摩擦耗散主要发生在沿岸浅水区域,内潮耗散主要集中在吕宋海峡等深水区,吕宋海峡处为最大。
【图文】:

同潮图,南海,分潮,正压潮


S2、K1、O1主要分潮的潮汐潮流。Zu et al (2008)[27]通过将 T/P 卫星高度计资料同化到正压潮波模型中,模拟了南海 8 个主要分潮(M2、S2、K1、O1、N2、K2、P1和 Q1)。

地形图,地形,水深,南海中央海盆


4 数值实验4.1 计算海区及参数设置本文以南海为研究区域,南海地形如图 4-1 所示。南海北部陆架区、北部湾、泰国湾及巽他陆架区水深较浅,大都在 200 m 以内,南海中央海盆水深较大,最深可达 5000 m 以上。计算区域范围为 99°E~126°E、4°S~26°N,水平分辨率为1/8°,网格数为 217×241(图 4-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暴景阳,晁定波,李建成;南中国海TOPEX/POSEIDON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的潮汐调和分析[J];测绘学报;2000年01期

2 李俊德;梁楚进;金魏芳;周蓓锋;丁涛;;南海东沙岛西南大陆坡内潮特征[J];海洋学研究;2011年01期

3 汪一航;方国洪;魏泽勋;王永刚;王新怡;;基于卫星高度计的全球大洋潮汐模式的准确度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4 李大炜;李建成;金涛勇;胡敏章;;利用验潮站资料评估全球海潮模型的精度[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年04期

5 王永刚,方国洪,曹德明,魏泽勋,乔方利;渤、黄、东海潮汐的一种验潮站资料同化数值模式[J];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6 方国洪,李鸿雁,杜涛;内潮的一种分层三维数值模式[J];海洋科学集刊;1997年01期

7 沈育疆,胡定明,梅丽明,何国平;南海潮汐数值计算[J];海洋湖沼通报;1985年01期

8 ;TIDE AND TIDAL CURRENT CHARTS FOR THE MARGINAL SEAS ADJACENT TO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86年01期

9 苗春葆;陈海波;吕咸青;;An isopycnic-coordinate internal tid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年06期

10 丁文兰;;南海潮汐和潮流的分布特征[J];海洋与湖沼;1986年06期



本文编号:2609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09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