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统坳陷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构成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以陇东地区长3油组为例

发布时间:2020-04-01 23:05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中生代能源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一 个大型内陆坳陷沉积盆地,延长组是该盆地重要含油层位之一。盆内 延长组油藏为岩性圈闭油藏,严格受沉积相控制。本文针对陇东地区 延长统长3油组从坳陷湖泊的沉积、储层、油藏等方面对其三角洲前 缘沉积构成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湖是一个东缓西陡的坳陷湖泊,其东西两侧 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即东缘为缓坡型三角洲,而西 缘为陡坡型三角洲。 在坳陷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认识和刻画描述方面有新的 进展,特别是对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个主要储油微相进行详细研 究,建立了分类方案和识别标志。其中将水下分流河道细分为四个层 次14种类型;河口坝细分为三个层次9种类型。 从河流能量强弱和湖水深浅两因素的组合上,讨论了截削式河 道、完整式河道、复合式坝、孤立式河口坝、叠加式河口坝的形成过 程。并对本区独具特色的复合式坝微相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推理。一方 面,随着河流能量的增强,河流可能越过并侵蚀河口坝,形成分流河 道侵蚀河口坝型复合式坝;另一方面,当存在局部沉降中心时,则先期 接受反旋回的河口坝沉积,,然后接受分流河道沉积,即分流河道上覆 于河口坝型复合式坝。 通过对不同成因类型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度以及渗透率等 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其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控制。复合式坝成因 的砂体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02-12.97%,渗透率平均为2.45×10~(-3) μm~2,相对其他成因类型砂体,其物性是最好的。 在研究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微相构成和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之 后,总结出坳陷湖泊三角洲前缘的成藏模式为“深水相、坝上河、断 头砂、小背斜(鼻隆)”。
【学位授予单位】:中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P73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勤;陕甘宁盆地晚三叠世的三角洲[J];沉积学报;1986年01期

2 周丽清,吴胜和,熊琦华,马晓芬,郭燕华,林双运;吐哈盆地W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析[J];沉积学报;2000年02期

3 彭作林,郑建京,黄华芳,刘子贵;中国主要沉积盆地分类[J];沉积学报;1995年02期

4 裘亦楠;肖敬修;薛培华;;湖盆三角洲分类的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01期

5 朱国华;;陕北延长统砂体成岩作用与油气富集的关系[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5年06期

6 李克勤;;陕甘宁地区上三叠统隐蔽低渗油藏的找油方向[J];石油学报;1986年01期

7 杨俊杰;张伯荣;;陕甘宁盆地油气区及油气藏序列[J];石油学报;1988年01期

8 马正;应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解释沉积环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2年01期

9 何治亮;湖盆三角洲分类的初步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4期

10 朱国华,王文炯;论陕北安塞延长组三角洲的油气富集条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7年04期



本文编号:2611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11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