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溢油回收人工水母装置模型的特征分析与试验研究
【图文】:
在单螺杆泵的吸油口处使用螺纹与中心搅拌轴连接。经过对单螺杆泵厂家调研,最后确定采用上海利工泵业生产的RBZOD型号的单螺杆泵。以上是人工水母试验装置模型各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设计。下面图2一2所示为人工水母装置总体设计的3D效果图,图2一3所示为研制出的实验室条件下的人工水母试验装置模型。图2一2人工水母装置总体效果图图2一3实验条件下的人工水母试验装置模型2.3小结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滋油回收人工水母基本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试验需要,,作者研制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滋油回收人工水母试验装置。主要研制工作包括:人工水母壳体、管道、排水叶轮和搅拌叶轮、中心搅拌轴,以及电动机和吸油泵的选择等。重点设计了人工水母试验装置动力源系统,通过一根中心搅拌轴将单螺杆泵(回收滋油)、搅拌叶轮(形成旋祸)和排水叶轮(排水)的动力源统一到一台变频电机上,使试验装置结构大大简化。为下一步的试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单螺杆泵的吸油口处使用螺纹与中心搅拌轴连接。经过对单螺杆泵厂家调研,最后确定采用上海利工泵业生产的RBZOD型号的单螺杆泵。以上是人工水母试验装置模型各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设计。下面图2一2所示为人工水母装置总体设计的3D效果图,图2一3所示为研制出的实验室条件下的人工水母试验装置模型。图2一2人工水母装置总体效果图图2一3实验条件下的人工水母试验装置模型2.3小结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滋油回收人工水母基本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试验需要,作者研制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滋油回收人工水母试验装置。主要研制工作包括:人工水母壳体、管道、排水叶轮和搅拌叶轮、中心搅拌轴,以及电动机和吸油泵的选择等。重点设计了人工水母试验装置动力源系统,通过一根中心搅拌轴将单螺杆泵(回收滋油)、搅拌叶轮(形成旋祸)和排水叶轮(排水)的动力源统一到一台变频电机上,使试验装置结构大大简化。为下一步的试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季惠;海上溢油与治理[J];海洋技术;1996年01期
2 许祖美;日本的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J];海洋环境科学;1986年04期
3 谭敏,许丽娜;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J];科学中国人;1996年10期
4 娄安刚,王学昌,俞光耀,奚盘根;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系统的框架设计[J];海洋科学;2001年07期
5 蒋发林,林建国;有冰海区溢油清理技术及对策研究[J];交通环保;2004年04期
6 王峰;孙永明;郑卓胤;;基于人工水母的海上溢油回收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宋春印 ,范志杰;利用硅化合物处理溢油的新技术[J];交通环保;1992年02期
8 赵剑强,朱浚黄;溢油生物降解技术的探讨[J];交通环保;1996年03期
9 杨良华;海上溢油的应急计划[J];中国海洋平台;1997年03期
10 张士林;海面溢油的处理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国;李巍;梁霄;肖明;;复杂海洋环境下船舶及管道溢油的数值模拟及环境评价[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俞沅;;监视系统在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和科研回顾[A];2004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井坤;殷佩海;;船舶区域溢油风险程度甄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2000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0年
4 肖井坤;殷佩海;林建国;邵秘华;;船舶溢油响应设备优化布置决策模型[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5 肖井坤;殷佩海;林建国;邵秘华;;船舶溢油响应设备优化布置决策模型[A];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3年
6 李栖筠;高超;付玉慧;;卫星溢油信息提取及应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唐志国;;捍卫蔚蓝大海——渤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发展纪实[A];2004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阎殿武;;海洋溢油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研究[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盖华鹏;陈鹭玲;;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海上溢油应急决策中的应用[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10 吴海涛;乔冰;谢月亮;李思源;周永生;凌萍;肖峰;赵彦;;海上溢油风化模拟装置的研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薇;峡光纸业污水直排黄河[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记者 毛文婷;“油管地面清蜡回收装置”节本又环保[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3 记者 宋鹏邋通讯员 李嵩昕 晏艳;新疆盆5气田日回收天然气万余方[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记者 宋鹏邋通讯员 李嵩昕 晏艳;新疆油田盆5气田日回收天然气万余立方米[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记者 高文华邋通讯员 李强;创新路上勇登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6 周兆木 周玉龙;民营企业废气治理尝甜头[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王志田邋通讯员 张雷;不让一滴污水污油落地[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记者 范京蓉 通讯员 肖志峰 杜健;新监测系统10秒内发现海面溢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董竞敏;跟踪溢油有了“千里眼”[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张兆康 王东 宋威 高祁;墨西哥湾溢油的链式思考[N];中国海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景坤;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式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2 杨世源;准球面汇聚冲击波高压回收装置及材料的冲击合成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3 严志宇;海上溢油风化过程的研究及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4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吴文锋;双壳油船碰撞结构损伤数值研究及液货泄漏量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燕;海上溢油回收人工水母装置模型的特征分析与试验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2 闫殿武;卫星影像溢油信息提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张红兵;轻烃回收装置工艺计算的程序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4 徐晓光;内河河段溢油应急反应战略战术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5 李琼;海上溢油风化预测系统的研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6 吕馨;海洋中重度风化溢油指纹鉴别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7 丁倩;海洋溢油卫星遥感图像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8 李连健;珠江口水域溢油信息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9 刘浩;溢油逆时追踪问题的数值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金永福;基于GIS/GPS的海上溢油监测预测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17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1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