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东南海域浮游植物类群与富营养化状况
发布时间:2020-04-13 18:56
【摘要】: 浮游植物是海洋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种类的组成和数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海洋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丌发利用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的种类及细胞数量可作为评价海区水产资源贫富的指标,而不同的种类由于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常常用来作为某些环境因子的指标。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频发有关,对海洋生物资源等的危害很大;及时预测和发现海水富营养化,对保护海洋生态平衡,预防赤潮等灾害的发生,避免渔业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2006年4月、7月、9月、11月4个航次,对辽东湾东南部红沿河海域20个站位进行的调查研究数据,对该海域物理、化学环境和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年内水温季节变化显著(冬一春低、夏一秋高),除夏季外水温垂直差异较小。盐度平均为31.3—31.9、波动较小,大、小潮期和季节变化不显著,表、底层盐度也相近。悬浮体含量底层较表层高,季节平均值和变幅均为春季秋季夏季,春季最高可达387mg/dm 3。透明度在春、秋季较低、夏季较高。研究海域pH夏季秋季春季,变幅较小。D0春季夏季秋季6mg/dm3,大、小潮不同,但表、底层差别较小,水平分伽春季为自外海向东岗镇所在近岸逐渐降低,夏、秋季则为外海较低、东岗镇所在近岸较高。COD夏季春季秋季,水平分布春季研究海域东北部和东岗镇所在近岸较高,夏季东岗镇等近岸较高、外海兼有高低区域,秋季东岗镇南部较高、北部和外海也有较高区域。 溶解念无机氮(DIN)主要来自NO3-N的贡献,DIN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大、小潮和表、底层差异较小;水平分和多以东岗镇附近近岸和复州I湾外较高。PO4-P含量较低,但季节变化较显著(与DIN趋势一致);大、小潮和表、底层差异较小,水平分布多以东岗镇附近近岸较高。 研究海域水体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东岗镇附近海区多为叶绿素a高值区。估算本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夏季秋季春季,东岗镇附近海区多为尚值区。 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类、有季节性演变,但秋、冬季优势种类组成相似;东岗镇附近水样优势种主要为硅藻类(夏季优势种也包括甲藻类)、有季节性演变,但中肋骨条藻为春、夏季共有,具槽帕拉藻为夏、秋、冬季共有。 网采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显著: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大、小潮数量差异较大,水平分布以东岗镇等近岸较高,但冬季温坨子岛附近为低值区;多样性指数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1.59、1.11、1.94、1.82。东岗镇附近采水型浮游植物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数量分布总体上由北向南增加;多样性指数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0.44、2.69、1.99、2.11。 调查期间全海域未发现赤潮事件,但发现27种赤潮生物。研究海域全年四季皆有赤潮生物,以春、夏、秋季种类较多,其中:春、夏季东岗镇附近的水样中均发现裸甲藻类和硅藻类赤潮生物;夜光藻和三角角藻是夏、秋季的主要赤潮生物。 根据以上研究数据,采用NQI指数评估本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为中等一贫营养海区,局部可达富营养化;采用欧盟“综合富营养化评价程序”(OSPAR—COMPP),评价得出研究海域为“潜在问题海域”,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两种方法对研究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相近。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55
本文编号:2626317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5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润秋;;辽宁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626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263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