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液循环及烟囱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0:25
【摘要】: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全球各大洋内至今所发现的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地质信息(如地理位置、水深、构造背景、活动性等),突出总结了各热液活动区的矿产资源特征及生物类型。 当前,海底热液活动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仍未解决,突出表现在热液活动的成因机制、热液循环、物质演化和热液生物学等问题,而核心问题是热液循环。热液循环过程可以有机地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海底以下部分、海底与大洋交界处(热液喷口)及热液流体在大洋中的流动。根据三个子过程各自的流动特征及可获取的信息,运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及流体力学知识,本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三个子过程处热液循环的数学模型,并分别确定了各个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讨论了方程求解方法。 本文重新编译了Hydrotherm软件,并应用此软件着重模拟了地质条件下热液流体的流场特征,在计算过程中首次考虑了岩石物性(渗透率、比热等)随温度的变化,而对参数并没有取常值。首次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地层渗透率结构及不同边界条件下热液循环的特征。首先讨论了热液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压力、焓、温度、水流的密度、粘度及流动速度等参数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地层非均质性、裂缝带的存在对热液循环流场的影响,最后分别模拟了近临界状态及侵入体存在情况下的热液循环。 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首次分析了烟囱体(黑烟囱和白烟囱)的结构特征、热场特征,并讨论了烟囱体内、外流场的对流系数(反映热液及海水的扰动程度)对烟囱体热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带有细小分支的烟囱体的热场特征。水平裂缝在地质介质中较为常见,且在热液循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形状、流速、粘度、雷诺数下裂缝的流场特征。 本文对现有的热液热通量估算方法进行了对比与讨论,提出了指数衰减模型来估算海底热液热通量。应用此方法计算的洋壳平均热通量为69mW/m~2,计算的全球海洋热液活动总热通量为4.11×10~(12)W。用烟囱体及羽状体估算的热通量分别为9.7359×10~(10)W及8.4895×10~(10)W。
【图文】:
度、流动场等参数。模型被划分21xZI的均匀网格。模型内水的密度与粘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模型内的压力随深度变化较均匀,同一深度的压力值变化不大(图2)。模型顶部的压力为loMpa,向下压力逐渐增大。模型的最大压力为19.624MPa,位于模型左下角。由于热液循环的影响,流体向上运动,在模型的底部边界附近,模型右侧压力相
角的烩值较大,最大值可达703.巧KJ/Kg。模型的温度场与焙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温度由模型的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梯度增大(图4)。温度最低值为2℃,位于模型的顶部边界左侧;而模型的最高温度可达163.79℃,位于模型底部边界的右侧。图2均质岩石模型的地层压力等值线图Fig.2ContourofformationalPressureofmodecomPosedofisotroPierocksEnthalpy(KJKg〕户尸/洲一帅洲,四2004006印8001即012001400Dlst翻ee(m,图3均质岩石模型的地层烩等值线图Fig.3ConiourofformationalenihalPyofmodeeomPosedofisotroPicrock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736.1
本文编号:2626395
【图文】:
度、流动场等参数。模型被划分21xZI的均匀网格。模型内水的密度与粘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模型内的压力随深度变化较均匀,同一深度的压力值变化不大(图2)。模型顶部的压力为loMpa,向下压力逐渐增大。模型的最大压力为19.624MPa,位于模型左下角。由于热液循环的影响,流体向上运动,在模型的底部边界附近,模型右侧压力相
角的烩值较大,最大值可达703.巧KJ/Kg。模型的温度场与焙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温度由模型的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梯度增大(图4)。温度最低值为2℃,位于模型的顶部边界左侧;而模型的最高温度可达163.79℃,位于模型底部边界的右侧。图2均质岩石模型的地层压力等值线图Fig.2ContourofformationalPressureofmodecomPosedofisotroPierocksEnthalpy(KJKg〕户尸/洲一帅洲,四2004006印8001即012001400Dlst翻ee(m,图3均质岩石模型的地层烩等值线图Fig.3ConiourofformationalenihalPyofmodeeomPosedofisotroPicrock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736.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建新;韩凝;任华堂;;深海热液活动环境场参数及模型分析[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2 夏建新;李畅;马彦芳;;深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热点[J];地质力学学报;2007年02期
3 高红梅;鲍志东;高福红;;内蒙古东北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J];科技导报;2010年16期
4 翟世奎,王兴涛,于增慧,李怀明;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和物质通量估算[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珑龙;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中巨羽流形成机制的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魏大海;深海热液区嗜热菌噬菌体GVE2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芳;海洋热液声学探测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温竹青;基于FLUENT的深海热液羽状流流动模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朱明亮;基于光学图像序列的海底热液喷口流场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6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263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