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15:43
【摘要】:近年来,频发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海上船舶和港口污染事件、浒苔、赤潮等海洋灾害事件不仅给海洋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和人民利益带来巨大损失。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因其发生突然、蔓延迅速、难以判断、影响广泛、危害深远等特点,已成为影响我国海洋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海洋具有一体性、流动性等异于陆域的特征,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上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反应迅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应对的联动处理模式,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将应急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地调集,各种应急措施迅速地衔接,将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应对危机的指挥协调机构已经产生;部门职责分工逐步明确,沟通日益通畅;应急信息指挥平台技术日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上,多以条例规章为主,立法层次偏低,缺乏一部专门的海洋法规;领导体制上,多头领导、权限交叉、职责不明;组织体系上,条块分割,主要依赖纵向联动,横向联动滞后;技术手段上,监测设施建设薄弱,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滞后;参与主体上,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公众参与明显不足。 相对我国而言,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以国家级应急计划为主的完备的应急法律体系;设有国家和地方等多级应急指挥协调机构;非常注重突发事件事前的预防和预警工作;突发事件处理中广泛的公众参与。 本文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在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的思路,具体来说就是:在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上建立一种反应迅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应对的联动处理模式。“反应迅速”这就要求我要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和预警工作,加强观测与监测,做好应急演练。“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要求应急联动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的信息指挥平台。“协同应对”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领导主体,完善的政府协调机制,纵向协调依靠权力和权威做后盾,横向协调则要求有一个独立于同级职能部门的高一级综合协调部门,协同应对的主体除了海洋行政部门的内部联动之外,还应该把第三部门、企业、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团体也纳入其中,形成全社会的应急联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55;X32
本文编号:263225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55;X3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翁凯;;基于GIS及专家系统的应急指挥平台在旅游行业的研究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年18期
2 陈燕;;突发性海洋溢油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云浩;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应急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小二;跨界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能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黎芸;公共危机管理的多元协调联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胡展;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322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