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涠洲岛海岸地貌特征、塑造过程和开发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7:42
【摘要】:二十一世纪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巨大挑战,可持续性地开发利用海洋已是当务之急,在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问题驱动下,海岛开发利用、海洋权益问题对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剧。广西北海涸洲岛位于北部湾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岛,也是我国在北部湾地区最大的海岛。海岛由岩浆动力、海洋动力和生物动力共同塑造而成,在极短暂的地质历史时期里,产生过火山岩堆积、陆源碎屑沉积、陆源碎屑和礁源碳酸盐的混合沉积作用。其地貌特征、发育过程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涠洲岛进行地貌调查、剖面观测、图件资料的收集;对涠洲岛海滩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对特征地貌部位海滩岩和火山碎屑岩进行测年;结合前人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进行空间、属性信息整合,对涠洲岛的的海岸地貌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研究涠洲岛发育的内外动力过程,系统阐述涠洲岛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涠洲岛海岸开发利用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涸洲岛地势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基底为早更新世以来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火山碎屑岩。海岸地貌主要分为四个单元:①海积地貌区:分布在西岸石螺口、南岸南湾湾顶、东岸和北岸,该区岸上发育砂质海滩,部分岸段含少量砾石沉积,无泥质沉积;海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和海滩坡度从大到小依次均为:西岸南岸北岸东岸;岸上沙堤规模:北岸东岸西岸。②海蚀地貌区:分布在西岸除石螺口以外地区、鳄鱼嘴和南岸东部。西岸海蚀作用最强,海蚀崖坍塌现象普遍,崖壁上可见现代海蚀穴和多级古海蚀穴;南湾内发育有古海蚀崖,整个南湾内缘发育半圆形呈近90°直立的海蚀崖;活海蚀崖前发育现代海蚀平台,平台前为砾石沉积区。③珊瑚礁地貌,珊瑚礁从岸外-2--4m深处开始发育,东、北岸规模最大,活体珊瑚生长带宽达660m,礁平台宽达2250m,西、南岸外未形成成熟礁坪。鳄鱼嘴海蚀平台的侵蚀坑内可见大量蜂巢珊瑚。④人工地貌,有码头、人工海堤、丁坝、港口、防波堤。涠洲岛的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地貌塑造过程可概括为:①早-中更新世:西北部横路山火山以溢流形式喷发,该期主要喷发玄武岩,喷发持续时间长,形成涠洲岛基底。②晚更新世末期:南部南湾火山射气喷发,主要形成火山碎屑岩,多以激浪堆积的形式沉积下来,成层清楚,覆盖于涠洲岛岸上大部分地区的厚层火山碎屑岩皆为该期形成。③海洋和生物动力改造期,火山活动造岛后,岛西南面海洋动力强,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早期从海蚀崖和下伏基岩上侵蚀的陆源物质及生物碎屑经过浪流的分选先后在东、北岸波影区和西岸海湾附近形成老、中、新沙堤,老沙堤形成于6900a BP,至今海岸线已向海推进500m;岸外珊瑚礁规模逐渐扩大,波影区珊瑚礁发育较好;距今1830a左右,高潮线附近海滩岩胶结,海平面相对稳定下来,海滩沉积物经过浪流分选,细颗粒物质在岛屿的波影区和海湾内沉积,粗颗粒物质则在强动力环境沉积。根据海蚀崖上古海蚀穴、海岸沙堤、内陆台地上相对应的高度,推测涠洲岛在火山活动造岛后经历了5次相对海平面下降或构造抬升。建议涠洲岛海岸开发利用以旅游和港口作用为主,根据海岸地貌特征各岸段开发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火山和海蚀地貌观光区、潜水基地、休闲渔业区、军用区、客运码头、渔民码头、海水养殖区、风情文化区、度假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37.1;P7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章仁;;海南岛现代海岸地貌[J];热带地理;1987年01期

2 潘云唐;吴胜明;;海岸地貌剪影[J];地球;1998年05期

3 杨逸畴 ,尹泽生;地理的台湾:世界级的海岸地貌奇观[J];大自然探索;2002年05期

4 王丽荣,赵焕庭,宋朝景,袁家义,于红兵;雷州半岛灯楼角海岸地貌演变[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6期

5 杜景龙,杨世伦,张文祥,赵华云,李鹏;海岸地貌建模方法研究——以长江口九段沙、芦潮港附近边滩为例[J];海洋通报;2004年06期

6 郭伟;李书恒;朱大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深圳东部海岸地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年02期

7 曾昭璇;;台湾岛西北部台地海岸地貌[J];海洋科技资料;1977年06期

8 曾昭璇;;台湾岛东部海岸地貌[J];海洋科技资料;1978年08期

9 李本川,李成治;苏北平原海岸地貌特征及沿岸泥沙动态[J];海洋科学;1980年03期

10 崔承琦;石臼湾及其附近海岸地貌特征[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振克;;人类活动与中国海岸地貌环境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陈君;王义刚;;浙江嵊泗基湖沙滩沉积地貌特征[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司徒一凡;港将发行新版普通邮票 展现独特海岸地貌景观[N];中国集邮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镇凯;涠洲岛海岸地貌特征、塑造过程和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战超;最近30年来胶东半岛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3年

3 孙云华;基于RS和GIS的近30年来莱州湾南部海岸地貌演变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2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02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