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岸带微气候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7:02
【摘要】: 海岸带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海岸带微气候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是深入认识海岸带自然环境的需要,也为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由于下垫面物理特征复杂多样,以及大尺度背景场等因素的影响,海岸带微气候的许多动力学过程及其机理尚未被清晰的认识。本论文建立了海岸带微气候系统的概念,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海岸带微气候的动力学特征并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机理性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海岸带环境奠定了基础。 针对海岸带微气候这一陆海气三者耦合的系统,采用完全可压缩的三维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预处理模块进行修改使之适应理想条件下小尺度微气候的研究需要。论文以海陆风环流这一典型的海岸带微气候现象为切入点,研究了平直海岸环流的发展过程和结构,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沿岸地形形态是海岸带重要的自然属性。论文以矩形海湾和半岛岸线代表不同的海岸线的曲折特性,应用MM5进行理想条件下的计算,得到了两种典型岸线形态下海岸带微气候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岸线凹凸特性及湾岛尺度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沿岸地形被概化为与海岸线平行的倾斜坡面,通过将计算结果与无地形的情况进行比较,明确了斜坡地形影响海岸带微气候要素的动力和热力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斜坡地形的位置和坡度等对海岸带微气候特征的影响。 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潜力是其重要的社会属性。论文概化了沿岸开发利用对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开发方式对海岸带微气候的影响。选择建议的江苏沿岸大规模滩涂开发计划,分析了滩涂围垦方案的实施对微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沿岸滩涂开发将使下垫面净辐射和蒸散发增强,从而减小感热通量,促进近地面气温下降、气压和湿度升高,削弱近岸的海陆风环流。
【图文】:

海岸带,大陆坡,洋底,大陆架


狭义海岸带(BirdE,,2008)

海岸带,陆海,旅游资源,互作用


图 1.3 海岸带陆海气相互作用海岸带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滨海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快的领域之一。西欧、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沿岸等地,每年吸游客量占世界游客量的 40%。在我国,滨海湿地建设、滨海旅游基地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7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书严;轩春怡;李伟;陈洪滨;;城市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研究[J];大气科学;2008年03期

2 张强,胡隐樵;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3 陈玉春,吕世华,高艳红;不同尺度绿洲环流和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04年02期

4 苗曼倩,唐有华;长江三角洲夏季海陆风与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城市化的影响[J];高原气象;1998年03期

5 李维亮,刘洪利,周秀骥,秦瑜;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与太湖对局地环流影响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02期

6 刘树华;刘和平;胡予;张称意;梁福明;王建华;;沙漠绿洲陆面物理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11期

7 周锁铨,边巴次仁,屠其璞,丁裕国,陈万隆;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对气候可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气象科学;1999年04期

8 陈训来;王安宇;李江南;刘吉;林文实;冯瑞权;;香港地区海陆风的显式模拟研究[J];气象科学;2007年05期

9 解令运;汤剑平;路屹雄;占小红;;城市化对江苏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个例分析[J];气象科学;2008年01期

10 杨文发;丁洪亮;李春龙;訾丽;;MM5模型及其面向长江流域降雨预报应用试验[J];人民长江;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青;海水浴场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02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02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