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基于PEMFC的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能源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8:35
【摘要】:水下滑翔器作为一种低能耗大航程水下潜器,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以海洋温差能作为驱动能源,在巡航范围和作业时间上,更具优势,成为水下滑翔器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但是,受海洋温差品质与海洋热源不稳定的限制,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不能实现全海域工作。此外,水下滑翔器在航行过程中,需间歇地切换下潜与上浮作业,导致电功率需求波动较大,对其能源系统中电源的输出功率有较高要求。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工作特点与超级电容器(UC)的储能特性,本文提出了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PUTE (PEMFC-UC-Thermal Engine,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热机)热电联供能源供给理念,对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PUTE能源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以期突破海洋环境温差对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工作海域的限制,,使之具有全海域作业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针对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对热、电能的综合需求特征,提出了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PUTE (PEMFC-UC-Thermal Engine)热电联供能源供给理念,即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测控单元提供电能;同时,将其余电能储存于超级电容器中,作为驱动各种阀与电机等大功率、间歇短时工作单元的电源;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热能驱动温差热机,从而使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具有全海域、大航程、长时间作业能力。 通过分析温差热机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的热能需求模型;根据电负载的工作模式,建立了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的电能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本实验室研制的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样机THERMAL为实例,得到了在设定巡航参数下,THERMAL总能耗及电、热功率需求曲线。 以THERMAL为实例,提出针对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PEMFC-UC混合电源方案适用程度的评价方法。此方法从热能与电能需求的匹配度出发,基于水下滑翔器的工作参数,得到不同航行条件下所需的热电比例,并结合PEMFC正常工作时的热电比例,得到工况区域内PEMFC-UC混合电源适用性分布情况。 依据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热能与电能需求,设计了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样机THERMAL的PUTE能源系统。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对PUTE能源系统性能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优化。根据质量平衡方程与能量平衡方程,得到了PUTE能源系统的综合效率。 开发了PUTE能源系统的原型样机,并对PUTE能源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原型样机实验表明:PEMFC能够可靠地驱动温差热机运行,有效地改善了温差热机的驱动性能;UC储能单元能够为大负载提供所需功率;PUTE能源系统能够满足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器的能源动力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峥;张华;张楠;马冬梅;;水下滑翔机滑翔运动的能量分析及水动力性能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06年03期

2 桂长清;新型贮能元件超级电容器[J];船电技术;2003年01期

3 张娜,张宝宏;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J];电池;2003年05期

4 李容;谢晓峰;齐亮;郭建伟;;PEMFC热管理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7年01期

5 韩晓男;;超级电容串联均压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程时杰,文劲宇,孙海顺;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5年04期

7 胡继胜;马勇;王宁;;轻轨车储能再生制动系统电路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周运鸿;燃料电池[J];电源技术;1996年04期

9 毕道治;中国燃料电池的发展[J];电源技术;2000年02期

10 钟海云,李荐,戴艳阳,李庆奎;新型能源器件——超级电容器研究发展最新动态[J];电源技术;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延辉;水下滑翔器动力学行为与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谢春刚;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能量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贞胜;介孔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志祥;超级电容器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侯圣智;温差能驱动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动力装置工作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王延辉;温差能驱动的水下监测平台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靖;超级电容蓄电池复合电源的研究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华胜军;燃料电池发动机尾气能量回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杨贵恒;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试验及其系统设计[D];四川大学;2005年

8 谢春刚;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热机设计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黄伟;电能驱动水下滑翔器控制系统的设计[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李彦波;电驱动水下滑翔器姿态调整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3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03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