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盐度在ENSO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的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8:39
【摘要】:文章利用强化海洋数据(Enhance ocean data,简称EN4.4.1.f)的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影响两类厄尔尼诺(El Ni?o)的重要物理场,并根据其中两个重要的物理场,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与海表盐度异常(SSSA)的关系为切入点。利用SSSA与SSTA的时间、空间相关系数找出与两类El Ni?o关系最为重要和密切的关键区,以此为基础构建能够区分两类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的盐度指标。对两类ENSO事件重新进行划分,并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用一种相对独立的指数对于El Ni?o/La Ni?a事件的区分。通过逐点时间、空间和合成相关系数的方法,在热带太平洋发现多个能指示两类厄尔尼诺的盐度变化关键区域,在EP型厄尔尼诺时期,最显著的SSSA关键区主要出现在日界线附近的西太平洋暖池区域东边缘,并以赤道和日界线为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而在CP型厄尔尼诺时期,关键区在日界线以西的赤道太平洋,且在日界线以东的SSSA分布则呈现沿赤道的纬向非对称性。本文采用了绝对值去梯度法,该方法能够尽量去除数学上的误差。并文章对挑选出的多个关键区进行有机组合,定义了三组以SSSA为基础并能够进行有效区分两类厄尔尼诺的指标。通过对比后选择其中效果最好的一组作为指数,称为CSI/ESI指数,CSI=[SSSA]_D-[SSSA]_B-[SSSA]_(B′)和ESI=[SSSA]_A+0.5*[SSSA]_(A′)-[SSSA]_C-0.5*[SSSA]_(D′′)。在上式中[SSSA]A(2°-10°N,130°-153°E)、[SSSA]A’(5°-15°S,142°-160°E)、[SSSA]B(3°S-2°N,137°-155°E)、[SSSA]B’(3°-10°N,155°-170°E)、[SSSA]C(5°S-5°N,148°-168°W)、[SSSA]D(10°-20°S,105°-135°W)、[SSSA]D’’(0°-10°N,80°-100°W)。在对历次El Ni?o中关键区SSSA的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CSI/ESI指数的对El Ni?o事件类型的判定与此前所用的ONI指数具有差异。文章尝试使用CSI/ESI指数重新对两类ENSO进行新的划分。本文研究以盐度的视角为出发点,由于SSS与SST受迫于不同的物理过程这一原因,构建并使用一种基于SSS的独立指数,它能够同时适用于El Ni?o/La Ni?a过程。即不仅能够对事件的类型进行区分,也能够对事件强度进行区分。其检验结果与通常认为的El Ni?o/La Ni?a事件类型的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CSI/ESI指数具有一定可预报性。
【图文】:

平均分布,温度异常,次表层,经度


10—3°N)上 EP 和 CP 型 El Ni o 时期(a)SST、(b)次表层温度、(c经度平均分布图,单位:℃尼诺时期赤道太平洋表层、次表层、中层盐度纬向分布 ONI 方法合成的 CP 和 EP 型 El Ni o 选择其赤道地区的表层,中层的温度异常沿经度平均分布图,即图 3.2。与变化也在两类 El Ni o 间出现的纬向分布的差异,对于正异常出现在了日界线两侧,最大值则位于日界线偏西位于赤道东太平洋;而 CP 型 El Ni o 中盐度的变化则明i o 的特征,这一点温度的变化相迥异。它的正异常大值围内,最大值则位于 160°-170°E 区域,而负异常的大值

盐度,次表层,平均分布,赤道


第三章 两类厄尔尼诺在赤道地区海表面温度盐度及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线以东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由于盐度的变量一般较小,传导因而其次表层和中层的变化则相对更弱。盐度由于其独特的变化赤道地区具有极小值,,而在垂直尺度中盐度在表层具有较高的盐加,各纬度的盐度都开始向 34.8psu 的盐度值收敛,并在 1km 左造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海水盐度的过程如降水、蒸发、海生在表层和次表层对于深海没有几乎影响[79]。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73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Zhongpeng Wang;Zhaoru Zhang;Meng Zhou;Hailong Liu;Yisen Zhong;Xiaoqiao Wang;;Seasonal linkage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extratropical climate variability to two types of ENSO[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20年01期

2 Hong-Li REN;Bo LU;Jianghua WAN;Ben TIAN;Peiqun ZHANG;;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ENSO Even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limat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8年06期

3 Youmin Tang;Rong-Hua Zhang;Ting Liu;Wansuo Duan;Dejian Yang;Fei Zheng;Hongli Ren;Tao Lian;Chuan Gao;Dake Chen;Mu Mu;;Progress in ENSO prediction and predictability study[J];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8年06期

4 Junya HU;Rong-Hua ZHANG;Chuan GAO;;A Hybrid 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Model and Its Simulation of ENSO and Atmospheric Responses[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9年06期

5 雷t熽

本文编号:2709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09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