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黄河干流、河口及莱州湾南岸铀的分布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5:44
【摘要】: 铀系核素因其在海洋学过程中被广泛用作示踪剂和测年手段而被关注,铀在海洋中的分布及其源和汇的研究一直是很多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而河流作为海洋中铀的主要输入源,其河水中铀的浓度对于研究海洋中铀的收支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河口区由于盐度、悬浮泥沙浓度等因素的时空变化频繁,加之吸附解吸等过程控制着化学元素在颗粒固相和溶液相之间的分配,因此对铀元素向海洋输送通量的影响很大。另外河口和滨海的潮间带及盐沼也是对海洋中铀的收支平衡有重要影响的区域,被认为是海洋中铀的重要归宿之一。 黄河以其高含沙量而闻名,已有研究发现黄河水中的溶解铀含量不但远远超出了世界河流的平均值,而且也高于海水中铀的浓度,因此对黄河及其河口铀的浓度、来源及其行为进行研究具有区域特殊性意义。与黄河口邻近的莱州湾,其南岸具有广阔的潮间带及盐沼,是研究盐滩沉积物铀的输出及演变的良好场所。本研究采集了黄河干流和黄河口的水样及沉积物、莱州湾钻孔的地下卤水和沉积物样品,主要对其中的铀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 1、黄河干流溶解铀的浓度介于2.04 -7.83μg/l之间,平均值4.38μg/l,远高于世界河流平均值,也超过了海水的溶解铀浓度;溶解铀浓度沿黄河干流呈上升趋势。黄河水中234U/238U活度比介于1.36-1.67之间,平均值1.4。较高的234U/238U活度比说明黄河水中的溶解铀受到了硅酸盐风化及地下水输入的影响。 2、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得风化产物在颗粒表面富集,强烈的物理侵蚀又使大量黄土颗粒及风化壳进入黄河,黄土颗粒表面及风化壳中的铀极易溶出造成黄河水中铀浓度升高;另一方面,黄土中的铀还可以通过被淋滤进入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最终以溶解铀的形式被带入黄河。根据黄土悬浮平衡和淋滤模拟实验结果以及黄河径流和泥沙数据,利用箱式模型对黄河中游溶解铀来源的估算表明,黄河中游溶解铀2/3来自悬浮颗粒物释放,1/3来自地下水及径流输入。 3、黄河口溶解铀呈现非保守行为,盐度低于20时有外来的溶解铀进入水体。每年有大约3.5×104 kg的溶解铀从悬浮颗粒物解吸或从沉积物间隙水中释放进入河口水体中。加上河流输入的溶解铀,每年河口水体输入的总溶解铀量为9.8×104 kg。这个数值占全球河流铀通量的1%左右。 4、现场调查和模拟实验均显示,黄河口混合带溶解铀和磷酸盐随盐度增加具有同步变化的趋势。磷酸盐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的扩散,而增加的溶解铀主要来自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解吸。 5、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溶解铀的浓度高于相同浓缩倍数的莱州湾海水的铀浓度,且程度随浓缩倍数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卤水中的溶解铀还有其他来源。该地区大面积的盐沼为海水中的铀在盐沼的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盐沼沉积物中由于胶体絮凝或与铁锰氧化物共沉淀而从水体中沉淀下来的铀,可能在其被埋藏后经历的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通过地下水的淋滤而进入卤水体系,或由于有机物的降解而导致铁锰氧化物被还原从而使部分铀元素被释放而重新进入地下卤水中,这是卤水中溶解铀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而地下卤水中较高浓度的HCO3-和PO43-可以和卤水中的溶解铀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使高浓度的铀得以保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73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可;浅议黄河中游半干旱区人工绿洲建设的可能与规模[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2 王守礼;;1956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经济组的工作[J];科学通报;1957年S1期

3 赵明甫;;如何进一步开展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J];科学通报;1957年18期

4 戴英生;;黄河中游黄土地层发育的基本特征[J];人民黄河;1984年02期

5 易元俊;史辅成;;黄河中游干流最大洪峰流量特性分析[J];水文;1987年05期

6 王云璋,张永兰,李荣,王昌高;黄河中游干旱的演变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人民黄河;2004年08期

7 王霞;夏自强;李捷;唐志坚;;黄河中游降水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人民黄河;2009年04期

8 李增全;;《第四纪地质问题》简介[J];地质论评;1964年04期

9 龙毓骞;熊贵枢;;黄河的泥沙简介[J];水文;1981年04期

10 张拴厚,赵金祥,陆爱明,李海平,崔建堂;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质与生态环境[J];陕西地质;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双彦;徐建华;蒋昕晖;;黄河中游岔巴沟坝地间接减蚀作用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许博超;康兴伦;刘东升;江雪艳;于志刚;;莱州湾南岸地层同位素年龄标尺的建立及古环境还原[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陈浩;陆中臣;;黄河中游流域系统水沙过程变异研究[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慕明清;李文平;董福新;;黄河中游测区泥沙密度值试验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祖陆;齐永华;姜鲁光;;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生态环境分区及生态恢复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杨持;;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7 苏乔;于洪军;徐兴永;姚菁;;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风险评价初探[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金慧;白平良;郝凤毕;;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大型拦泥库建设可行性分析[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9 井宇;井喜;王瑞;屠妮妮;余兴;杨新;;黄河中游一次MCC致洪暴雨综合诊断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10 陈志凌;车振学;陈卫芳;;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荣民;我省黄河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在即[N];山西日报;2000年

2 林嵬;黄河中游发生洪水几率增大[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海瑞邋照华 李静;太原要成为促进黄河中游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N];太原日报;2008年

4 闻名;力建黄河中游生态大县[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陈志洁 齐斌;跨越的印记[N];黄河报;2006年

6 记者 张春莉;郭新志代表建议加快黄河中游集中连片旅游区开发[N];人民政协报;2008年

7 车忠华;黄河中游区入河排污口专项执法检查瞄准重点企业[N];黄河报;2007年

8 记者 钱咏虹;黄河中游生态治理要重实效[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孟宪荣 赵娜;黄河中游水文局:创新科技搭建测报新平台[N];中国水利报;2003年

10 李小霞;“黄河新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在京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雪艳;黄河干流、河口及莱州湾南岸铀的分布及成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高鹏;黄河中游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3 王均平;黄河中游晚新生代地貌演化与黄河发育[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杨鸣;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金鑫;黄河中游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苏怀;兰州东部地区1,240ka以来的河流阶地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贺莉;黄河中游不同区来水来沙变化与下游河道演变的响应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9 王晗;人口变动、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叶浩;黄河中游陕蒙接壤地区劈砂岩重力侵蚀机理及定量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佳;黄河中游主要支流输沙量变化及其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齐永华;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恢复与调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付艳玲;近50年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艳霖;黄河中游上第三系沉积地层及其古环境演化[D];新疆大学;2004年

5 刘恩峰;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韩慧霞;环境因素对淤地坝建设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陈敏;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影响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宫巧玉;土地利用与土壤质量对咸水入侵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宁吉才;基于遥感的地表温度对土地利用变化及咸水入侵的响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白利权;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8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28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