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底沉积物小尺度声场超声探针检测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5:36
【摘要】:海底沉积物的研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海底沉积物的探测主要是以超声波进行声学测量,通过沉积物中的声速和声衰减等声学参数来研究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特征。海底沉积物的声特性实验研究以原位测量和实验室测量两种方式为主。 概述了海底沉积物、海底沉积物声特性的表示方法以及沉积物中声衰减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沉积物声特性测量的主要测量方法——差动式测量法。介绍了典型的原位测量法和实验室测量法,对几种典型的实验室测量法的测量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海底沉积物声特性实验室测量中整段样品的测量结果不能反映沉积物声场特性,提出通过在沉积物样品中进行满足声场差分分析条件下的测量方法来研究海底沉积物的小尺度声场。研究内容包括小尺度沉积物样品的声衰减特性和声速。 为了满足海底沉积物小尺度声场测量研究的测量密度和测量过程对样品扰动小的要求,拟定了光纤栅和超声探针两种测量方案。对两种测量方案进行初步的实验验证,在对比验证结果后确定以操作可行的超声探针作为沉积物小尺度声场研究的测量手段。结合超声探针检测沉积物小尺度声场的测量原理,设计了实验平台和利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0年12月科考在中国南海海区采集回的沉积物样品制作重塑样。以水为介质验证了超声探针接收波形的初始相位。 利用40KHz平面换能器和超声探针进行海底沉积物小尺度声场测量实验,研究内容包括声衰减特性和声速情况。对测量点波幅进行回归分析,用指数函数模型较好的描述了小尺度沉积物样品中的声衰减特性。研究了超声探针插入沉积物深度对沉积物声场测量的影响,对比超声探针在沉积物样品中3个不同深度处的测量结果后发现声速符合平面波在管中粘滞运动时存在声速梯度的特点,而声衰减特性无明显变化。 结合实验操作中发现的不足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发现的问题,对海底沉积物小尺度声场超声探针测量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6.21
【图文】:

长矛,声学,压力罐,大学


图2一1声学长矛Fig.2一1Theaeoustielanee夏威夷大学于1998年研制完成的。系统主要包括是一个特殊设计的柱状取样装置。电子部分主要,分别装在2个压力罐中。发射换能器和压力罐

原理图,声衰减,测量法,同轴


钱正明「44j的沉积物声衰减实验因为在实验室测量中样品保持直立状态,且收发换能器同轴线,所以称这种测量方法为直立同轴声衰减测量法。直立同轴声衰减测量法的测量示意图如图2一2所示:示示波器器滤滤波器器 }}}}}梦名荃荃 哪哪哪厂试样丫丫叼 叼 叼信号产产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生 生器器 ppp/一甲\、’川 川 川川川川川 图2一2直立同轴声衰减测量法原理图[44jFigZ一 2ThesehematiediagramofveA咖[44〕在直立同轴声衰减测量法中,样品在进行测量前进行温度和水分处理以接近海底沉积物的真实状态。测微表用于测量样品的长度。测量过程中,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与沉积物样品藕合连接,直接通过比较收发换能器的波形来确定沉积物样品的声衰减特性。直立同轴声衰减测量法属于实验室测量法,可以重复实验且操作方便。在实验中对样品进行了保真处理,使样品接近海底沉积物的真实状态,这样可以减小环境因素带来的扰动误差。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直接通过收发换能器之间的能量差来确定沉积物的声衰减特性,属于直接测量法。由式(2.12)可知,该测量方法无法消除因收发换能器自身和换能器与样品之间藕合面所带来的声衰减所引起的扰动误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澄,刘伟;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自动控制电路[J];电力环境保护;2004年02期

2 门福录;;波在橗水孔隙弹性介尛中的传播[J];地球物理学报;1965年02期

3 唐应吾;弹性波在沉积物中的传播[J];地球物理学报;1975年04期

4 胡志敏,林晓春,严绍辉,安毓英;功率稳定可调LD驱动电路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2期

5 吴锦虹;吴百海;刘强;曾洁莹;邹大鹏;;基于声波探测海底浅层沉积物特性的方法研究[J];海洋工程;2008年01期

6 曾洁莹;吴百海;邹大鹏;吴锦虹;;可变角度换能器在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量应用的探讨[J];海洋技术;2008年01期

7 孙德兴,邵道远,朱厚卿,邱嵩,廖延彪;光纤传感器和水声学及其换能器在海洋技术上的应用[J];海洋技术;1996年03期

8 卢博;海底浅层沉积物声速与物理性质[J];科学通报;1994年05期

9 于忆骅;古松;姚勇;;超声波透射法在灌注桩缺陷检测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10年03期

10 邹大鹏;吴百海;卢博;;海底沉积物孔隙度计算方法与声速反演的误差分析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春辉;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试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边婧;非均匀饱和孔隙弹性介质声场数值模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2 吴锦虹;海底沉积物声衰减的实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3 曾洁莹;海底沉积物超声测量的温度影响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1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31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