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黑潮入侵南海的可预报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02:34
【摘要】:黑潮入侵南海是一种发生于吕宋海峡附近的重要物理现象,它对于南海东北部各尺度的动力过程均有着很强的调制作用。本论文主要基于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海洋模式以及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方法,从最优前期征兆(OPR)和最快增长初始误差(OGIE)两个角度研究了黑潮入侵南海的可预报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黑潮入侵南海的最优前期征兆位于吕宋海峡南部的海洋上层400米之内,其中海表面高度和海洋内部温度扰动为正值,速度扰动呈顺时针旋转,这些扰动特征均表现为反气旋式中尺度涡的结构。将这种反气旋式扰动叠加到参考态中之后,它可以通过正压不稳定过程从参考态吸收能量并且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它还会沿着黑潮路径向西北方向运动,并使得吕宋海峡处的黑潮持续向西移动,逐渐形成反气旋式弯曲,最终触发了黑潮入侵南海。这种反气旋式扰动对于黑潮入侵南海的触发作用在HYCOM再分析数据以及AVISO卫星遥感数据中得到了证实。另一方面,我们计算得到了黑潮入侵南海预报中的两类最快增长初始误差,这两类初始误差同样位于吕宋海峡南部,在第一类误差中,海表面高度和海洋内部温度误差为负,海洋上层的速度误差呈逆时针旋转,此类误差具有气旋式结构,并最终使得预报的黑潮入侵南海幅度偏小,第二类误差的空间结构与第一类相反,具有反气旋式中尺度涡结构,并最终造成了预报的黑潮入侵南海幅度偏大。两类最快增长初始误差的发展机制与最优前期征兆相类似,这也决定了最快增长初始误差和最优前期征兆之间较高的相似性。最后,我们依据这两类初始误差的空间结构识别了黑潮入侵南海预报的目标观测敏感区。并基于所识别的敏感区以及观测系统模拟试验对于目标观测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所识别的敏感区内进行目标观测,可以减小海洋初始场中的误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黑潮入侵南海预报的准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73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大全;郑志海;陈丽娟;张培群;;10~30 d延伸期可预报性与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9年04期

2 穆穆;段晚锁;唐佑民;;大气-海洋运动的可预报性:思考与展望[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3 HUAI Xiao-Wei;LI Jian-Ping;DING Rui-Qiang;FENG Jie;LIU De-Qiang;;Quantifying local predictability of the Lorenz system using the nonlinear local Lyapunov exponent[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17年05期

4 牛瑾琪;曹鸿兴;牛保山;何文平;;界壳论视野下的天气可预报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年01期

5 吴玲玲;张建伟;邓伟涛;王根;;大气再分析资料中潜在可预报性的特征及其差异[J];大气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6 李忠贤;陈海山;倪东鸿;曾刚;;土壤湿度对东亚夏季气候潜在可预报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7 乐群,曹俊武,林振山,马开玉;中国月平均温度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J];气象学报;1999年05期

8 张韧,吴王杰;天气和气候的可预报性及其预报时效的估计[J];海洋预报;1995年04期

9 董谢琼,马开玉;我国的降水资源及其稳定性与潜在可预报性(Ⅱ)潜在可预报性[J];气象科学;1995年01期

10 黄嘉佑;北京地面气温可预报性及缺测资料恢复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鸿兴;蔡秀华;吴永萍;;大气的不可预报性[A];S2 短期气候预测[C];2012年

2 牛瑾琪;曹鸿兴;牛保山;;基于界壳理论对天气可预报性的探索[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3 林振山;;动力系统可预报性问题的讨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杨修群;;季节平均气候的潜在可预报性[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丁瑞强;李建平;;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及可预报性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季风及其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穆穆;;可预报性研究中的一类动力学问题(英文)[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严小冬;金建德;雷云;严华生;;前期500hPa高度场与贵州降水可预报性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建勇;谈哲敏;;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可预报性研究[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9 谭季青;何歆;于京燕;;区域降水的实际可预报性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朝晖;詹艳玲;;土壤湿度对短期气候可预报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继武邋通讯员 王德英 黄幸媛;暴雨与台风可预报性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丁继武;气候系统的混沌性质和可预报性[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吴鹏;揭示捕捉大气“画像”的极限[N];中国气象报;2019年

4 记者 冯颖;亚洲推进全球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N];中国气象报;2012年

5 丁继武邋刘晓林 实习记者 崔洁;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计划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陈贤;THORPEX计划中国委员会成立[N];中国气象报;2005年

7 记者 林琳;许小峰任THORPEX中国委员会主席[N];中国气象报;2008年

8 通讯员李伟 陈静;中国气象局将积极参加 全球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计划[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游雪晴;首次THORPEX学术研讨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10 陈菊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端气候及天气事件的可预报性[N];中国气象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朋;黑潮入侵南海的可预报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黄昌兴;气候模式的误差及其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徐辉;Zebiak-Cane ENSO预报模式的可预报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丁瑞强;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与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杨舒楠;江淮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可预报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朗杨;CFSv2在中国区域的季节干旱可预报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阔;利用历史资料提取稳定分量改进延伸期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邢雯;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预测:统计模型的建立与可预报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汪栩加;初始条件和海气相互作用对延伸期可预报性的贡献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10 万杰;风电场风速特性及不确定性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娇;东亚夏季风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李成程;基于BCC_CSM1.2和CFSv2模式资料对中国夏季温度和降水的候尺度可预报性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3 李演达;初值条件对BCC模式土壤温、湿度可预报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8年

4 赵晓川;中国月、季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的潜在可预报性估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翟丹华;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李启芬;土壤湿度年际异常对气候潜在可预报性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7 谭晓伟;观测系统影响试验与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李秀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时间变率与东亚夏季风潜在可预报性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董颜;多模式对持续性强降水可预报性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10 陈杨瑞雪;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中尺度可预报性和对流初生机制的集合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2748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48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