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我国冬半年冷空气活动特征及其与海温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7-14 15:33
【摘要】:利用我国384站温度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Hadley中心逐月海表温度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相关分析、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冬半年冷空气活动特征,讨论了冷空气活动频次与海温的关系,并确定了与冷空气活动频次相关的海温关键月份、关键区。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我国单站冷空气分布呈北多南少、北强南弱的特征。北方各站冷空气频次以11月、12月为多,南方各站冷空气频次以12月、1月为多。南方、北方地区冷空气平均降温高于中部地区,南方冷空气持续时间长于北方。1961—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频次线性减少、强度线性减弱,尤以东北地区显著。从弱到强冷空气分为一般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其中25-40°N地区以一般冷空气为主,25°N以南、45°N以北地区以寒潮为主。 (2)按冷空气入侵路径,北方分成3个区,该3区11月冷空气频次最多;南方以25°N为界,分成2个区,该2区12月、1月冷空气频次最多。年际尺度上,南方2个区冷空气活动频次线性减少、强度线性减弱。年代际尺度上,1965—1975年5个区的冷空气活动频次逐渐减少,1975年后5个区频次变化不同;20世纪6080年代,5个区冷空气活动强度均逐渐减弱,90年代以后各区强度变化不同。年代际尺度上,全国性冷空气活动频次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显著减少,而北方冷空气频次变化不大。 (3)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多年,80°N以南整个欧亚地区500hPa位势高度为负距平,对应东亚大槽比正常年强,利于冷空气爆发;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少年,欧亚地区500hPa位势高度为正距平,对应东亚大槽比正常年强,不利于冷空气爆发。11月—次年3月,各月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多(少)年,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在欧亚地区呈东低(高)—西高(低)型,对应东亚大槽和槽后脊均比正常年强(弱),利于(不利于)冷空气爆发。 (4)前一年11月—当年2月中低纬大西洋西部偏暖(冷)时,我国内蒙古、华北地区当年11—12月冷空气频次偏少(多);当年6—-10月中高纬大西洋偏冷(暖)时,我国内蒙古、华北、青藏高原东部、江西地区当年11—12月冷空气频次偏多(少)。当年5—6月西太平洋偏冷(暖),赤道东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偏暖(冷)时,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新疆地区当年11月冷空气频次偏多(少),青藏高原东部和广东、广西地区11月冷空气频次偏少(多)。前二年11月—前一年1月低纬印度洋至沃顿海盆、阿拉弗拉海,以及中纬40°S附近印度洋偏暖(冷)时,我国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东部、华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当年1—2月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少(多)。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461.2;P73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龚道溢,王绍武;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2 武炳义,黄荣辉,高登义;冬季北极喀拉海、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3 穆明权,李崇银;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的ENSO信息 Ⅰ.观测资料分析[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4 王宗明;孙照渤;李忠贤;倪东鸿;;1949—2009年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1期

5 周长春;谌贵s

本文编号:2755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55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