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999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前后的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立胜;;“厄尔尼诺”现象与自然灾害[J];灾害学;1987年03期
2 冯博;;太阳活动、厄尔尼诺与地球自转[J];时间频率学报;1989年Z1期
3 ;给圣婴把把脉[J];健康博览;1998年08期
4 于瑞波;尹新燕;李萍;;海气相互作用与El Nino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1期
5 丁裕国;余锦华;;最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研究的最新进展[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0年02期
6 魏松林;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3期
7 冯利华;金华旱涝趋势统计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8 姚辉,李栋梁;厄尔尼诺事件与中国降水及历史旱涝[J];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02期
9 魏松林;厄尔尼诺事件的一种预测方法[J];黑龙江气象;1995年03期
10 吴正华,储锁龙;北京汛期暴雨与厄尔尼诺事件[J];气象;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霞;翟国庆;沈航锋;胡淳焓;;1997/1998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前后的环流特征场对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项素清;张蔺廉;;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对舟山市气候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李东辉;张铭;谭言科;;厄尔尼诺形成和发展机制的数值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李志安;林巧;陈黎;;太阳辐射的50天振荡与厄尔尼诺事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邓兴旺;;ENSO事件与夏季旱涝异常的关系初探[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丁良模;葛人峰;;副热带环流源区冬季海气热交换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学文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二)[C];2000年
7 李俊亭;;厄尔尼诺事件与河南夏季降水[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灵章;赵贤产;;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金华地区时段暴雨的关系[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敏俊;裘杭培;;热带气旋频数与大气环流特征值的相关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敏俊;裘杭培;;热带气旋频数与大气环流特征值的相关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越;上帝之子再度光顾[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李丹;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李丹;厄尔尼诺正卷土重来[N];中国气象报;2006年
4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郭战峰;新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形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高辉;汉水流域缘何持续强降水[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姚润丰;今冬为何“高烧”难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张永 编译;两大系统“撞车”导致去冬欧美罕见大雪[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彭莹辉;拉尼娜走了[N];中国气象报;2000年
9 袁s
本文编号:2757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5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