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块状硫化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0-07-16 09:48
【摘要】: 本文通过对冲绳海槽6个黑烟囱样品的矿相学、x衍射、红外光谱、主成矿元素、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状硫化物样品在矿物组成上以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为主,其他矿物少见;而且黑烟囱的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外壁到内壁:闪锌矿→黄铜矿变化。在元素组成方面,金属元素以富集Cu、Fe、Zn为特征,Au、Ag与Cu、Fe、Zn元素相关性差,可能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稀土元素含量较低,以具Eu(δEu=5.05-82.01)、Ce(δCe=2.89-9.17)的正异常为特征,LREE相对于HREE明显的富集;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本区的沉积岩、火山岩、海水具有较大的差别,说明了块状硫化物成矿物质的多源性,以及流体系统的复杂性。本区块状硫化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可以一定程度的反应出热液流体的演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6.3
【图文】:
图 1-1 主要海底热液活动区分布图(5)海底热液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海底热液流体与大洋水热、化学交换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释放着CO2、CH4、H2S等可能导致变化的气体,致使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不能不考虑海底热液活动。(6)研究海底热液活动的演化,探讨其发生、发展过程的循环机近,Wilcock[92](1998)给出了洋中脊底部单项热液循环的数值模式n Damm[89]等(1997)提出了流体组成从气相到卤水的演化模式agle[83]等(1998)使用ODP 504B孔中的硬石膏示踪了热液流体输入过流体的化学演化。Jupp[62]等(2000)从热力学的角度,解释了黑烟囱热液在 350℃左右喷发的原因。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热液活动的、发展过程和循环机制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但这仍是一个不太清楚的,特别是海底热液的循环、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热液喷出海底后的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1 研究区位置绳海槽位于东海东南边缘,西北太平洋中琉球(Ryukyu)沟弧体侧,北起日本九州,南达中国台湾,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一个持弧后盆地。它平行琉球岛弧展布约 1200km,南部槽宽 60 一 10则宽达 230km,且最大水深在海槽南部为 2300m,并向北渐变为,是一个弯曲的陆内弧后扩张盆地,正经受着菲律宾板块向欧亚
俯冲的强烈影响,并在弧后盆地中发育一系列NE向平行海脊与相间排列的地堑。其中,Jade热液活动区分布于海槽中部地堑中伊是名(Izena)海洼的东北坡(27 °15′N, 127°4. 5′E),该海洼为一个NNW-SSE向的矩形凹地,长约 6km,宽约 3km,最大水深 1600m左右,比周围海底深约 500m。整个热液活动区,长约 1800 m,宽约 600 m,构成NE-SW向延伸的带状区域,面积 1×106m2左右(图 2-1)。2.2 冲绳海槽周边的地质概况冲绳海槽是东海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岛弧和海沟相眦邻(图2-2)。自西向东,可以将东海划分为五个大的地质单元;东海陆架盆地、东海陆架边缘脊、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和琉球海沟。无论构造性质,还是基底岩石类型,它们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文编号:275784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6.3
【图文】:
图 1-1 主要海底热液活动区分布图(5)海底热液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海底热液流体与大洋水热、化学交换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释放着CO2、CH4、H2S等可能导致变化的气体,致使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不能不考虑海底热液活动。(6)研究海底热液活动的演化,探讨其发生、发展过程的循环机近,Wilcock[92](1998)给出了洋中脊底部单项热液循环的数值模式n Damm[89]等(1997)提出了流体组成从气相到卤水的演化模式agle[83]等(1998)使用ODP 504B孔中的硬石膏示踪了热液流体输入过流体的化学演化。Jupp[62]等(2000)从热力学的角度,解释了黑烟囱热液在 350℃左右喷发的原因。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热液活动的、发展过程和循环机制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但这仍是一个不太清楚的,特别是海底热液的循环、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热液喷出海底后的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1 研究区位置绳海槽位于东海东南边缘,西北太平洋中琉球(Ryukyu)沟弧体侧,北起日本九州,南达中国台湾,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一个持弧后盆地。它平行琉球岛弧展布约 1200km,南部槽宽 60 一 10则宽达 230km,且最大水深在海槽南部为 2300m,并向北渐变为,是一个弯曲的陆内弧后扩张盆地,正经受着菲律宾板块向欧亚
俯冲的强烈影响,并在弧后盆地中发育一系列NE向平行海脊与相间排列的地堑。其中,Jade热液活动区分布于海槽中部地堑中伊是名(Izena)海洼的东北坡(27 °15′N, 127°4. 5′E),该海洼为一个NNW-SSE向的矩形凹地,长约 6km,宽约 3km,最大水深 1600m左右,比周围海底深约 500m。整个热液活动区,长约 1800 m,宽约 600 m,构成NE-SW向延伸的带状区域,面积 1×106m2左右(图 2-1)。2.2 冲绳海槽周边的地质概况冲绳海槽是东海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岛弧和海沟相眦邻(图2-2)。自西向东,可以将东海划分为五个大的地质单元;东海陆架盆地、东海陆架边缘脊、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和琉球海沟。无论构造性质,还是基底岩石类型,它们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兴国;内蒙古龙头山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小刚;大洋海底玄武岩及其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于赫楠;VHMS型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7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578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