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沙滩修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20:05
【摘要】: 本文根据海岸工程理论,结合水动力学和动力地貌学的方法,讨论国内外造滩技术,并结合香山-长尾礁岸段沙滩修复实践工程经验总结人造沙滩工艺。其内容包括沙滩选址、沙滩设计及沙滩后期监测。 通过沙滩选址确立具有修复潜质的砂质海岸,在香山-长尾礁工程实践采用了四个选址原则:海岸规划、适宜的水动力条件、沙滩演变历史与水质环境条件。在沙滩设计方面以遵循沙滩动态平衡为依据,其设计参数包括滩面坡度、填沙粒径、滩肩高程以及波浪要素等参数。根据海岸工程的沙滩公式可以模拟计算出与海湾环境相适应的滩面坡度,并根据参数结合超填率计算可以设计补沙粒径和估算填沙量,补沙方案兼顾造滩的自然属性和投资效果采用干滩补沙。 岬控砂质海岸其岸线稳定形态通常是具有一定弧度的,其弧形在实际工程中被认为最接近双曲螺线形。鉴于香山-长尾礁人造沙滩工程所处的特殊环境,岸线稳定形态借助数学手段来模拟附近既有沙滩稳定形态特征来设计其岸形;对于开阔平直砂质海岸保持稳定则需要有充足沙源以补充沿岸输沙的流失。此外,通过修建一些必要的人工建筑物,可以起到固沙并辅助沙滩形成稳定的岸线形态的作用。 沙滩后期监测是沙滩养护的重要工作,为沙滩的成长过程提供可靠依据。笔者试将沙滩成长划分为初形期、塑造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以方便对沙滩的监测成果进行定位。并预估人造沙滩对两种极端条件的响应,其一,海湾水动力环境普遍较弱,造成沙滩前滨“泥化”;其二,对台风暴的响应,认为在人造沙滩进入成熟期前风暴对滩面成熟塑造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仍以破坏为主。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753
【图文】:
0是两岬头AB之间的距离,β是控制线(两岬头间的连线)与入射波峰线间的夹角,如图2-2。对于动态平衡的海岸m是远小于2的,所以沿岸输沙率越大的动态平衡海岸平面型态曲线的曲率越小,岸线越直。此规律用之于海湾砂质海岸的岸线布设在不考虑波浪以外动因素下,动态稳定线形的曲率只决定于海湾泥沙供给量。图 2 -2 双曲螺线形岸线示意图与参数引自文献[33]2.4.2 沙滩剖面设计与补沙方法沙滩平衡剖面设计的依据是波浪对岸滩横向作用。在泥沙横向输移分析中知道泥沙运动趋势决定于泥沙粒径、滩面坡度及波浪要素。波浪要素是自然条件且只能被消减不能够增强,在海湾中波浪在小风区下较弱,基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沙滩剖面通常泥沙粒径和滩面坡度作为设计参数。作为旅游沙滩其滩面沙质量要求比较高,除干净与色质外更重要的是粒径具有一定的舒适度,同时要沙滩保持稳定需补沙粒径与天然沙协调。所以在粒径和波浪要素均已确定的条件下,滩面坡度也随之确定。在研究海岸平衡剖面定义为
的在下面两个图中所处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粗略判断出填筑沙在沙滩修复后的稳定情况。图3-1 填砂与海滩自然沙相互关系图引自文献[35]制作图中曲线为需填砂数量与自然沙数量之比的等值图3-2 填砂侵蚀量与自然沙侵蚀量关系示意图引自文献[35]图中曲线为填砂被侵蚀量与自然沙被侵蚀量之比的等值线
图3-1 填砂与海滩自然沙相互关系图引自文献[35]制作图中曲线为需填砂数量与自然沙数量之比的等值图3-2 填砂侵蚀量与自然沙侵蚀量关系示意图引自文献[35]图中曲线为填砂被侵蚀量与自然沙被侵蚀量之比的等值线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753
【图文】:
0是两岬头AB之间的距离,β是控制线(两岬头间的连线)与入射波峰线间的夹角,如图2-2。对于动态平衡的海岸m是远小于2的,所以沿岸输沙率越大的动态平衡海岸平面型态曲线的曲率越小,岸线越直。此规律用之于海湾砂质海岸的岸线布设在不考虑波浪以外动因素下,动态稳定线形的曲率只决定于海湾泥沙供给量。图 2 -2 双曲螺线形岸线示意图与参数引自文献[33]2.4.2 沙滩剖面设计与补沙方法沙滩平衡剖面设计的依据是波浪对岸滩横向作用。在泥沙横向输移分析中知道泥沙运动趋势决定于泥沙粒径、滩面坡度及波浪要素。波浪要素是自然条件且只能被消减不能够增强,在海湾中波浪在小风区下较弱,基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沙滩剖面通常泥沙粒径和滩面坡度作为设计参数。作为旅游沙滩其滩面沙质量要求比较高,除干净与色质外更重要的是粒径具有一定的舒适度,同时要沙滩保持稳定需补沙粒径与天然沙协调。所以在粒径和波浪要素均已确定的条件下,滩面坡度也随之确定。在研究海岸平衡剖面定义为
的在下面两个图中所处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粗略判断出填筑沙在沙滩修复后的稳定情况。图3-1 填砂与海滩自然沙相互关系图引自文献[35]制作图中曲线为需填砂数量与自然沙数量之比的等值图3-2 填砂侵蚀量与自然沙侵蚀量关系示意图引自文献[35]图中曲线为填砂被侵蚀量与自然沙被侵蚀量之比的等值线
图3-1 填砂与海滩自然沙相互关系图引自文献[35]制作图中曲线为需填砂数量与自然沙数量之比的等值图3-2 填砂侵蚀量与自然沙侵蚀量关系示意图引自文献[35]图中曲线为填砂被侵蚀量与自然沙被侵蚀量之比的等值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东兴,王文海,武桂秋,崔金瑞,李福林;中国海岸侵蚀述要[J];地理学报;1993年05期
2 李志龙;陈子q
本文编号:2759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59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