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OM神经网络方法研究长江冲淡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31.2
【图文】:
观测所得的长江冲淡水只能体现某一短时期的冲淡水分布形态。从以往的观测资料看,不同航次观测得到的冲淡水分布形态相差甚大。而且,现场大面调查往往无法对穿刺锋面等重要的冲淡水次级结构进行有效观测。卫星遥感对海表面温度等信息可以做较好的反演,但是它往往受到云量覆盖的影响,而且无法对更能代表冲淡水性质的盐度进行监测。因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长江冲淡水在真实动力条件下的多时空尺度变化进行模拟。为了有效地解析数值模拟得到的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域海表
19图 2.1 模型网格范围2.3 小结本章对本课题组所使用的三维数值模式 ECOM-si 做了介绍,包括模式源和算法,近年来本课题组对模式的改进,以及模式的控制方程、初始边界和潮滩动边界进行介绍。并介绍了本文使用模型的网格范围、初始和边界条选取,以及资料来源。
图 3.1 原模型地形(a),添加横沙东滩工程(粗黑线圈内区域)和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后(深灰色线段)模型地形(b)长江河口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它属于中等潮汐强度的部分混合型河口,地形复杂,拦门沙堆积量巨大,对航运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958 年以来,为了改善航运能力、调整河口流场,众多专家学者对长江口治理提出各种方案,最终确定在北槽修建长江口深水航道(范期锦,2005)。长江口的深水航道工程位于北槽的两侧,开始于 1998 年,2010 年完工。全部工程分为三期建设,分别完成水深为 8.5m、10.0m、12.5m 的建设目标,共修建了总长 92.5km 南北导堤,底宽 350-400 m 的双向航道(图 3.1)。初期深水航道的岛提丁坝高出海平面(八五高程)约 0.34m,在许多地方比原始的河床要高 4-8m。因此,它显著地阻挡了水流的跨导堤交换。2010 年以来南导堤丁坝被进一步加高至平均海平面以上 1.9m,且新建了挡沙堤,这更加阻挡了导堤两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超;李建平;冯立成;;风影响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1期
2 戚定满;顾峰峰;孔令双;赵德招;;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影响数值研究[J];水运工程;2012年02期
3 韦钦胜;于志刚;冉祥滨;臧家业;;黄海西部沿岸流系特征分析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4 张莹;潘保芝;;基于主成分分析的SOM神经网络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5 周锋;宣基亮;倪晓波;黄大吉;;1999年与2006年间夏季长江冲淡水变化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9年04期
6 蔡榕硕;陈际龙;黄荣辉;;我国近海和邻近海的海洋环境对最近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大气科学;2006年05期
7 于非;张志欣;刁新源;郭景松;汤毓祥;;黄海冷水团演变过程及其与邻近水团关系的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5期
8 范期锦;;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施工组织原则[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6期
9 朱建荣;夏季长江口外水下河谷西侧上升流产生的动力机制[J];科学通报;2003年23期
10 朱建荣,丁平兴,胡敦欣;2000年8月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羽状锋的观测[J];海洋与湖沼;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昂;黄海冷水团年际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2 吴辉;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买佳阳;2000年以来长江河口海表温度变化的遥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岳素青;SOM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在水文分区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0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6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