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预处理及脱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4:24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工业的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水是水资源中最丰富、供应最稳定的水源,开发利用海水势在必行。目前,主要的海水淡化工艺仍是反渗透法,反渗透膜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较高,海水若未经预处理直接进入反渗透装置,会造成严重的膜污染,所以在海水淡化前对海水进行预处理十分必要。由于海水中含有过量的硼,它对动植物及人体会产生较大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灌溉水中硼含量不高于1mg/L,饮用水中硼含量不超过0.3mg/L,因此,海水脱硼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采用碱化絮凝法对渤海海水进行脱硼预处理,考察了碱化剂、絮凝剂种类、pH值、温度、絮凝剂用量、慢搅时间和静沉时间对脱硼效果的影响,并分别对碱化剂、铝系和铁系絮凝剂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碱化剂为NaOH,脱硼率达到79.9%,进行正交实验后得到的脱硼率为81.0%,余硼含量为0.96mg/L。采用絮凝剂脱硼时,铝系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镁(PACSM)效果最佳,脱硼率为86.8%,正交实验得到的脱硼率为87.5%,余硼含量为0.63mg/L;最佳的铁系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CS)得到的脱硼率为92.7%,正交实验后的最佳脱硼率为93.6%,余硼含量达到0.32mg/L。 此外,探讨了碱化絮凝过程中的中间产物Mg(OH)2对硼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Mg(OH)2对硼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Mg(OH)2对海水中硼的吸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47
本文编号:2769942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泽波,张大群,张万钦,张寿生,赵文喜,Fernando Javier,赵斌,张英峰;渤海海水淡化反渗透法的预处理工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2 刘然;薛向欣;姜涛;张淑会;段培宁;杨合;黄大威;;硼及其硼化物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3 王玉梅;从废水中提取硼[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4 吴舜泽,夏青,刘鸿亮;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年02期
5 孙丹,刘明春,别如山;造纸废液污染及其治理技术[J];锅炉制造;2004年02期
6 顾黎,张林,郭雄,李广元;环境中的硼及其生物作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0年02期
7 阮国岭;冯厚军;;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20期
8 汤鸿霄;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制趋向[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02期
9 杨细平;邱祖民;;硼及其硼化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年06期
10 钟惠萍,陈文纳,莫羡忠,杨军;高效混凝剂聚硅氯化铝制备条件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769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699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