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欧亚大陆积雪异常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形成的强迫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26 16:39
【摘要】:以往的研究指出印度洋偶极子(IOD)可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那么提高对其形成机制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 4月欧亚大陆积雪异常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形成的强迫作用,指出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4月欧亚大陆关键区(60′-110°E,30′-65°N)的积雪(SCEs)异常可能触发IOD的形成。1976-2015年共40年间,区域权重平均的4月欧亚大陆关键区积雪指数(SCEI)与秋季(9-11月)成熟期的IOD指数(DMI)间的相关系数为-0.51,通过了 99%的显著性检验。一般来说,青藏高原在晚春可视为大气热源,其附近空气温度显著升高,高原抽吸临近地区(10°-30°N)的空气向其辐合上升。若高原与其北部的积雪异常增多,那么欧亚大陆对空气的加热作用及高原对附近空气的抽吸作用减弱,这会造成毗邻南侧孟加拉湾地区出现大范围的空气异常下沉运动,伴随此异常与下垫面的地表气温偏低会延迟孟加拉湾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并减弱其强度,从而使相应的主要降雨雨带被滞留于赤道东印度洋,该区域正的降水异常可通过印度洋上局地的海气耦合相互作用激发出负位相的IOD。然而,以上所提及的触发机制可能会受到其他大气遥相关的影响,如北极涛动(AO)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NSO)等。因此,本文采用偏相关方法去除AO或ENSO的影响信号后再分析4月SCEs异常对IOD形成的强迫作用。结果表明:前者触发后者形成的原因可能并非主要与AO或ENSO有关:去除二者的影响后并未改变热带印度洋上于秋季形成IOD的事实。本文同时评估了19个CMIP5耦合模式对上述4月SCEs与IOD间关系的模拟能力,但没有模式能够正确的再现前者对后者形成的强迫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32.6;P467
【图文】:
印度洋偶极子是发生在热带印度洋上的海气耦合现象(简称为IOD)邋[1]。与发生在逡逑热带太平洋上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类似,IOD能引起沃克环流异常,从而导逡逑致印度洋周边国家的降水和气温异常。正位相IOD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减少,森林逡逑火灾频发,而东非地区降水X椉忧乙自馐芎槔栽趾Γ郏玻荨S《取⒁晾屎桶突固沟南募窘靛义纤约鞍拇罄堑亩杭窘邓彩艿剑桑希挠跋欤郏常撸叮荨#桑希牡挠跋觳唤鼍窒抻诨酚《妊蟮腻义系厍鼓芡ü笃O喙赜跋於恰⒈泵篮团分薜闹懈呶车厍郏罚荨#保梗梗茨晗奶欤义义瞎蟛糠值厍鱿郑保梗矗鼓暌岳春奔难兹忍炱茉置婊保罚常岸嗤蚬辏绣义希玻罚矗巴蛉恕ⅲ保叮叮巴蛲飞笠⑸眩簧倨笠凳乱档ノ槐黄韧9ね2ㄗ柿侠丛村义嫌谥泄炱M逼谌毡疽簿呶律儆辏矗埃サ牡厍鱿钟屑锹家岳吹娜兆铄义细咂拢┮邓鹗С保耙谌赵郏福荨U庑┢蛞斐S耄保梗梗茨暾幌嗟模桑希南嗔担郏梗荨e义弦恍┭绣郴怪赋觯
本文编号:2771016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32.6;P467
【图文】:
印度洋偶极子是发生在热带印度洋上的海气耦合现象(简称为IOD)邋[1]。与发生在逡逑热带太平洋上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类似,IOD能引起沃克环流异常,从而导逡逑致印度洋周边国家的降水和气温异常。正位相IOD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减少,森林逡逑火灾频发,而东非地区降水X椉忧乙自馐芎槔栽趾Γ郏玻荨S《取⒁晾屎桶突固沟南募窘靛义纤约鞍拇罄堑亩杭窘邓彩艿剑桑希挠跋欤郏常撸叮荨#桑希牡挠跋觳唤鼍窒抻诨酚《妊蟮腻义系厍鼓芡ü笃O喙赜跋於恰⒈泵篮团分薜闹懈呶车厍郏罚荨#保梗梗茨晗奶欤义义瞎蟛糠值厍鱿郑保梗矗鼓暌岳春奔难兹忍炱茉置婊保罚常岸嗤蚬辏绣义希玻罚矗巴蛉恕ⅲ保叮叮巴蛲飞笠⑸眩簧倨笠凳乱档ノ槐黄韧9ね2ㄗ柿侠丛村义嫌谥泄炱M逼谌毡疽簿呶律儆辏矗埃サ牡厍鱿钟屑锹家岳吹娜兆铄义细咂拢┮邓鹗С保耙谌赵郏福荨U庑┢蛞斐S耄保梗梗茨暾幌嗟模桑希南嗔担郏梗荨e义弦恍┭绣郴怪赋觯
本文编号:2771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710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