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全球环流对东南亚边缘海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1:33
【摘要】:本论文利用一个全球大洋变网格环流模式来研究东南亚边缘海环流变异。该 模式是基于 GFDL的 MOM2 模式建立的, 模式覆盖全球大洋, 在 20 S 到 60 N。 98 E 到 156 E 的区域模式水平分辨率为 1/6 ×1/6, 往外分辨率逐渐变粗至 2°, 垂向分为 18 层, 模式的东西边界取循环边界, 南北边界为闭边界。 模式在合理 模拟东南亚边缘海环流季节变化的基础上, 模拟了 1994-2000 年的环流变异。 结 果表明, 南海上层环流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其主要特征为: 厄尔尼诺年夏季, 南 海环流变异不明显; 拉尼娜年夏季, 南海南部的反气旋式环流被削弱, 北部的气 旋式环流也被削弱; 厄尔尼诺年冬季, 南海南部和北部均产生反气旋式环流异常 即南海气旋式环流被削弱; 拉尼娜年冬季, 南海气旋式环流被加强。 1998 年 8 月南海上层环流变异非常显著, 南部的反气旋式环流几乎消失, 而北部的气旋式 环流则被一个反气旋式环流所代替, 越南沿岸的离岸流也消失了。 越南沿岸离岸 流的消失对 1998 年南海暖事件起到加强作用 。通过台湾-西表岛水道黑潮流量存 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厄尔尼诺年黑潮流量偏低, 拉尼娜年黑潮流量偏高。 吕宋海 峡上 35m 的流量年际变化主要受吕宋海峡附近纬向风应力年际变化的影响, 35-427.5m 流量的年际变化则受台湾-西表岛水道黑潮流量年际变化的影响。 南 海上 58m 平均温度年际变化和南海海面风应力大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达到 -0.86, 说明南海上层温度的年际变化主要是受海面风应力的影响, 海面风应力 较强时, 潜热通量大所以上层温度低, 海面风应力较弱时, 潜热通量小所以上层 温度高。 南海 58-209m 平均温度的年际变化与上层的变化趋势相反, 主要受次表 层垂向运动的年际变化的影响。 模拟的通过 IX1 断面以 800m 为参考面的年平均 流量为 11.6Sv, 夏季流量较高, 冬季流量较低。 通过龙目海峡的流量明显的以 半年为周期变化, 通过翁拜海峡的流量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和半年周期变化, 通 过帝汶海测流量则以年变化为主, 这样的变化周期主要是季风转换期东向的南爪 哇流在巽它岛链南侧影响的范围导致的。 通过 IX1 断面以 800m 为参考面流量的 变化具有明显的与 ENSO 相联系的年际变化, 其流量的年际变化与 Nino3 区指 数的相关系数为-0.75, 说明 ITF 的流量在厄尔尼诺年偏低, 拉尼娜年偏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731.27
【图文】:

风应力,东南亚,边缘海


东南亚边缘海1月和7月的风应力

南海表层水


南海表层水平环流图(Dale1954)

时间序列,南海表层水,环流,南海环流


第一章 绪论7图1.6 南海表层水平环流(Wyrtki 1961)李立(2002)回顾了近 50 年来南海环流研究的进展 介绍了近期有关南海上层总环流的观测研究成果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人们对南海的认识主要反映在各类航海图册中 其观测依据主要来自各种船舶的航行报告 Dale(1956)根据船舶漂移资料得到南海冬 夏两季表层环流图(图 1.5) 清楚地认识到南海环流的季节差异 Wyrtki(1961)绘制了双月的表层环流图(图 1.6) 并从动力学角度讨论了南海环流的形成机制 认为季风是南海环流的主要驱动力 并注意到南海环流的西向强化 在历史水文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徐锡桢(1982)计算了南海表层和 500m 层各季节的动力高度场(图 1.7) 其结果显示冬季南海由两个气旋式环流和一个反气旋式环流构成 夏季由两个反气旋式环流构成 方国洪等(1998)回顾了南海上层海洋环流研究的进展 综述了南海环流基本格局的主要特征(图1.8) 20 世纪 90 年代 卫星高度计在海洋中的应用 为研究南海环流及其变异提供了连续的时间序列 李立(2000)用 4 年的 TP 卫星高度计资料和温盐平均场求得冬 夏典型季风期多年平均的海面动力地形(图 1.9) 并导出了表层地转流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有海,关翠华;南海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2 朱赖民,暨卫东;夏季南海水团垂直分布的聚类分析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2年04期

3 方文东,郭忠信,黄羽庭;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J];科学通报;1997年21期

4 王东晓,秦曾灏;南海年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初探[J];气象学报;1997年01期

5 何有海,关翠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热带海洋;1997年01期

6 王卫强,王东晓,施平;南海大尺度动力场年循环和年际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01年01期

7 王卫强,王东晓,齐义泉;南海表层水温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4期

8 李立;南海上层环流观测研究进展[J];台湾海峡;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777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77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