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演变

发布时间:2020-08-04 14:51
【摘要】: 本文以1987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LandsatTM遥感卫星资料为基础,提取这四个时期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情况,1987年到2006年黄河三角洲高潮线以上面积增加了365km2,低潮线以上增加31km2。黄河三角洲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0.96%)较大;土地利用程度(257)低于高度发达地区水平(275),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大幅度减少,人工控制的土地利用类型大幅度增加。虽然黄河三角洲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是它是一块新生的陆地具有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黄河三角洲开发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减少盲日开发造成的恶果。 以1976~2006年之间9个时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资料为基础,提取潮间带信息,研究潮间带的变化趋势。在研究期内,海岸线(低潮线)侵蚀的区域发生孤东以北和清水沟流路南侧的区域。钓口流路附近海岸侵蚀最剧烈,海岸线平均后退5.7km(Ⅱ区),最大后退距离为12km;三角洲南部海岸为缓慢侵蚀状态,平均蚀退距离为1.4km。清水沟流路海岸平均淤进距离为15.1km,最大距离为18.3km。过去的30年,低潮线以上面积减少192km2。另外1985年以后黄河三角洲东北部逐渐被人工护岸大坝包围,海岸线稳定,高低潮线重合。 滩涂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总面积呈减少的趋势。钓口流路西侧在人工控制下高潮线不退反近,潮滩平均宽度减少6.8km,面积减小160km2;三角洲东北部一直到孤东油田一带,海岸基本被人工护岸大坝包围,滩涂几乎全部消失;现行河口处,高潮线在人工控制下随河口一起向外推进,滩涂分布在河口两侧,面积变化不明显;三角洲南部高潮线在人工控制下向海推进为主,滩涂面积减小。以1968年到1999年水深数据为基础研究黄河三角洲水下岸坡演化规律,钓口流路西侧浅水侵蚀深水淤积,冲淤变化缓慢;钓口流路附近,浅水侵蚀深水淤积,冲淤转折深度在11~12m;神仙沟流路附近水下岸坡变化北部跟钓口流路接近,南部受现行河口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淤积;现行河口处主要是12~14m以浅区域快速向海淤进,下部变化幅度不大;三角洲南部近岸浅水区变化较小,深水区缓慢淤积。 黄河三角洲海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颗粒粘结性不大,黄河三角洲的岸坡调整符合Komar提出的均衡剖面理论。本文综合不同阶段近岸水下地形的演化特征,推导模拟三角洲海岸均衡剖面演化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河口废弃约150年以后,三角洲地貌特征基本不存在,从粉砂质海岸转变为粉砂淤泥质。利用公式计算得到埕岛海域护岸大坝位置不同时段的水深,得到堤前最大冲刷冲刷深度范围(7~9m),符合有关堤前最大冲刷深度的预测。 本文选择调水调沙试验期两年完整的周期,研究调水调沙对三角洲海岸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调沙试验的主要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口门附近的小范围内,对三角洲海岸的整体冲淤演化影响不大。另外每年的调水调沙集中下泄水沙,海洋动力单方面作用时间加长,使得造陆速率降低。 在2007年第六次调水调沙期间,研究了4000m3/s的大流量对黄河分流河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洪峰冲刷河道,主槽的面积和平均深度达到调水调沙前的2倍。调水调沙结束后,河槽又很快淤积,河相关系恢复到调水调沙前状态,略有改善。距河口15 km的C2断面受到海洋的影响,大冲大淤的特点更为突出。在行洪期间提取150m3/s流量向湿地引水,既能保证湿地淡水的存储和更新,又不会影响到主槽行洪。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737.1
【图文】:

位置图,黄河三角洲,青海,陆上三角洲


究区概况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也是世界文明的巨川。它发源于青海巴颜喀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 5464km,流域面积 75244代黄河三角洲位于中、新生代沉积区,以宁海为顶点,南起淄脉沟(图 1-1);是 1855 年黄河在铜瓦厢(河南省兰考县)决口夺大清河过多次决口、出汊、摆动、改道,形成的广阔的扇形三角洲,海岸,陆上三角洲扇形面积约 5700km2(据 2006 年遥感资料)。黄河三角153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大河三角洲。代黄河三角洲主要属山东省东营市所辖,西北部徒骇河口一带属山在行政和经济区划上,现代黄河三角洲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和惠民县(市、区)。

变迁图,现代黄河三角洲,流路,伏汛


图 1-2 现代黄河三角洲流路变迁图表 1-1 1855 年以来黄河入海流路变迁①道时间 改道地点 入海位置流路历时(年)实际行水年限(年)改道原因855.8 铜瓦厢 肖神庙 34.0 19.0 伏汛决口899.4 韩家垣 毛丝坨 8.0 6.0 凌汛漫决897.6 岭子庄 丝网口 7.0 5.5 伏汛决口904.7 盐窝老鸹嘴(顺江沟、车子沟)22.0 17.5伏汛决口926.7 八里庄 刁口 3.0 3.0 伏汛决口929.9 纪家庄 南旺河 5.0 4.0 人为扒口934.9 一号坝老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20.0 9.0堵岔未合龙1938年春口,山东河1947 年 3 953.7 小口子 神仙沟 10.5 10.5 人工裁湾并964.1 罗家屋子 钓口河 12.5 12.5 凌汛人工破

水下三角洲,测深断面


212 研究资料和方法2.1 研究资料及来源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期执行水下三角洲断面测量(图2-1),水深测量使用 DGPS 定位,误差小于 2m,使用声学测深仪器测量水深,采用三角形布站方式进行验潮改正,水深测量误差小于 5cm,满足本研究需要。本文收集该机构测量的水深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整个黄河三角洲范围的水深数据有:1968、1976、1977、1980、1984、1990、1993、1996、1999 年。2002~2004 年调水调沙试验期黄河水沙和河口水深地形资料;2007 年调水调沙期黄河水沙和分流河道地形资料。图 2-1 研究区水下三角洲长期测深断面布设图表 2-1 卫星遥感影响数据时间 数据类型 时间 数据类型1976.12 Landsat MSS 2000.9 Landsat TM1981.11 Landsat MSS 2001.4 Landsat TM1986.6 Landsat TM 2002.2 Landsat TM1987.5 Landsat TM 2004.5 Landsat TM1996.5 Landsat TM 2006.10 Landsat TM1998.8 Landsat TM购买 11 景全波段 Landsat 卫星遥感数据(表 2-1),用于海岸线变迁、滩涂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广明;叶思源;高茂生;丁喜桂;袁红明;王锦;;黄河三角洲大汶流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与岸线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2 杨江平;李广雪;徐继尚;;黄河口岸线演变及人工岛稳定性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02期

3 杨忠年;单红仙;贾永刚;孟祥梅;郑杰文;;黄河三角洲北部岸滩蚀积演变特征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会欣;黄河三角洲不同粘粒含量粉土的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邢子强;黄河口典型湿地生态需水及生态水文调控[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魏晓燕;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叶瓣演化规律[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衣伟虹;我国典型地区海岸侵蚀过程及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杨江平;黄河口演变对河口侧湾人工岛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8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