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变异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1:44
   中国东南部南侧毗连中国南海,东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区内秋季降水与中国其它地区存在明显区别,且存在明显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该地区经济发达,近年来秋旱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弄清楚该区域秋季降水变异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台站降水资料、JRA55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温资料等,综合应用合成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线性回归分析和动力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中国东南部降水的时空变异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东南部秋季偏旱主要与该区域的气候态环流有关:中国东南部在中低层被反气旋环流所控制,该区域水汽辐散,盛行下沉气流。(2)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呈现多尺度变化特征。中国东南部1990年前后降水发生了年代际跃变,这种跃变与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增暖有关。热带中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增暖,使太平洋上的大气发生Gill型的响应,在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激发一个异常气旋,该异常气旋的外围气流造成热带海洋对该区域由南向北水汽输送能力的减弱,从而造成了降水1990年后的年代际减少。这些统计结果被ECHAM5模式的敏感性实验所证实。此外,其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在降水偏少年,南海-西北太平洋出现一个异常气旋,在对流层中低层其强度随高度有所减弱;其由北向南的外围气流向中国东南部输送水汽以及冷平流,造成了该区域温度和位势高度的降低;并且该区域为经向异常环流的下沉支所控制,云水混合比为负异常,不利于降水的发生。在降水偏多年,南海-西太平洋区域出现一个异常的反气旋,其由南向北的外围气流输送到中国东南部;中国东南部秋季为正涡度异常,暖平流异常,云水混合比正异常,利于降水的发生。进一步研究显示,当滤去年代际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年际变化包括两个主要模态:全区一致模态,偶极模态,它们分别与EP ENSO和CP ENSO相关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1990年前后,热带太平洋海温与中国东南部降水的年际关系发生了年代际改变。由于EP El Nino有利于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的增多、CP El Nino有利于降水的减少,1990年后EPEl Nino的减少,CP El Nifno的增多,从而造成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异常年份频率的改变,进而造成其年际波动的改变。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426.6;P731.11
【部分图文】:

降水序列,中国东南部,降水序列,回归图


站降水序列对中国东南部降水区域平均序列的回归图可知,通过95%信度t检逡逑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部,说明中国东南部秋季降水和中国其他区域降逡逑水的关联性不强(如图1.1)。除此之外,该区域发生干旱的频次较其他季节逡逑高(简茂球等,2008),且重旱、特旱主要容易出现在东南部的华南(陈少勇逡逑等,2014)。这些都显示了东南部秋季降水变异的特殊性。逡逑regression邋pattern邋for邋autumn邋rainfall逡逑70E逦80E逦90E逦100E逦110E逦120E逦130E逡逑图1.1全国553站的降水序列对中国东南部74站降水区域平均的序列的回归图,逡逑涂色部分通过了邋95%信度t检验,方框中所围的区域为中国东南部(22.5-逡逑8逡逑

位势高度,涡动,阴影,等值线


1(TS邋s—1邋)气候态平均,500hPa邋(b)位势高度(等值线:dagpm)和涡逡逑度气候态平均.逡逑从图3.1邋(a)可知,在低层850hPa中国东南部为反气旋性环流所控制;逡逑西南侧为孟加拉湾气旋型环流,涡度场和环流场的配合一致;总的来说气旋控逡逑制的区域为正涡度,反气旋控制的区域为负涡度。在500hPa邋(图3.1b),中国逡逑东南部仍为负涡度控制,在其东侧的海陆交界处为一个低压槽-东亚大槽,西北逡逑太平洋为显著的负涡度控制;中国东南部位于东亚大槽槽后南侧和西北太平洋逡逑副热带高压北侧,易受到中低纬和中高纬天气气候系统的共同影响。逡逑在对流层高层200hPa邋(图3.1c),中国东南部主要受到中低纬的偏西气流逡逑的控制,和低层850hPa环流配置差异明显,但仍为负涡度。总的来说,中国东逡逑南部对流层均被反气旋性环流控制,低层的反气旋由偏北气流的反气旋弯曲形逡逑成

剖面图,中国东南部,下沉区,下沉气流


图3.3邋1971-2010年秋季气候平均水平风和垂直速度剖面图(a)经向(沿110E-逡逑120E平均),(b)纬向(沿22.5N-30N平均),涂色部分为气流下沉区.逡逑从图3.3可知,中国东南部盛行下沉气流,高低层气流切变显著:低层受逡逑到偏北气流的影响,700hPa及以上层次受到偏南气流影响(图3.3a);邋700hPa逡逑以下受到偏东气流的影响,以上受到偏西气流的影响(图3.3b)。不同层次环流逡逑特征差异显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立;霍治国;张蕾;于彩霞;杨建莹;张桂香;;西南地区农业洪涝等级指标构建及时空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8期

2 LI Chun;SUN Jilin;;Role of the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Waveguide in a Southern China Heavy Rainstorm in December 2013[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5年05期

3 汪会;罗亚丽;张人禾;;Synoptic Pattern and Severe Weather Associated with the Wide Convection over Southeast China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Period[J];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5年01期

4 贾子冰;武亮;王同美;温之平;;华南秋季降水异常年的台风活动差异及其与海温的关系[J];海洋学报;2015年01期

5 丁一汇;柳艳菊;梁苏洁;马晓青;张颖娴;司东;梁萍;宋亚芳;张锦;;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J];气象学报;2014年05期

6 WANG Lin;CHEN Wen;ZHOU Wen;;Assessment of Future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CMIP5 Multimodel Projections[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4年05期

7 袁媛;李崇银;杨崧;;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相联系的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年代际异常特征[J];气象学报;2014年02期

8 SU Qin;LU Riyu;LI Chaofan;;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Monthly Rainfall over South China from May to August[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4年02期

9 LI Gang;LI Chongyin;TAN Yanke;BAI Tao;;The Interdecadal Changes of South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Mid-1990s and Their Connections with ENSO[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4年01期

10 HE Chao;ZHOU TianJun;ZOU LiWei;ZHANG LiXia;;Two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modes of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in boreal summer[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晓倩;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原因[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本文编号:2808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08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