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底声散射强度测量方法及不规则海域混响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11:15
   海洋中存在大量的散射体,入射声波投射到这些散射体上会产生散射,而这些散射声波在接收点的迭加就形成了混响。在水平有界海域,海洋混响受水平边界的影响严重;同时,近岸浅海的渐深海底也影响海洋混响的规律,本文题目所指的“不规则海域”,就是此类水平边界和海底边界形状不规则并且边界条件复杂的海域,不规则海域中的混响有其特殊的规律。混响是主动声探测的重要干扰背景,研究在不规则海域中的主动声纳探测问题,要求对不规则海域中混响场的特性有充分了解,才能针对该类海域声场及声干扰场特点,开发有效的水声探测技术。在浅海,海底混响是海洋混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底散射强度又是影响海底混响的重要因素,随着多基地声纳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就需要研究海底散射强度与入射掠射角、散射掠射角和散射方位角的关系,即海底三维散射强度。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海底三维声散射强度的测量方法以及不规则海域的混响特性。 本文给出了一种测量海底三维散射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由水平指向性窄垂直指向性宽的声源发射信号,在接收位置由水平、垂直指向性窄的T型接收阵接收散射区域中的某散射元的海底散射信号,根据入射声程和散射声程计算的传播损失、声源的声源级和接收到散射信号声强,计算可得距此散射元单位距离处的入射声强和散射声强,再根据散射强度定义可求得此散射元的三维散射强度。用时延波束形成技术改变T型接收阵的声轴指向方向,使声轴指向散射区域的其它散射元,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得该散射点的三维散射强度,进而能测得整个散射区域中各散射元的三维散射强度。文中还引入一计算海底三维散射强度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是在海底散射是各向同性这一假设条件下建立的。湖上测量得到的湖底三维散射强度同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吻合,但在海试中,相同的入射掠射角、散射掠射角和散射方位角条件下海底同一散射元在不同入射方向上测量得到的前向散射强度有近20dB的差别,表明实验海域海底散射强度各向异性。 以射线声学理论为基础,在收发合置情况下,用Lambert散射定律计算海底散射强度,只需考虑海底的一次散射对混响强度的贡献,对倾斜海底混响强度进行建模与实验验证;在收发分置情况下,用三维散射模型计算海底散射强度,同样只需考虑海底的一次散射对混响强度的贡献,对倾斜海底收发分置混响强度进行建模与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何变换关系,可用倾斜海底混响强度模型计算不规则海域侧面壁的混响强度,再将左侧壁面、右侧壁面和海底这三个粗糙面的混响强度迭加起来即得不规则海域总混响强度,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理论计算,在收发合置的情况下,由于有两侧面壁的影响,不规则海域的混响强度在近程要略大于水平海底和倾斜海底的混响强度,随时间的衰减也快。对于不规则海域混响强度,发射声源的发射脉宽对混响强度的影响较大,脉宽越宽,混响强度越大;海底倾角和两侧面壁开角对远程混响有较大影响,海底倾角越大,混响强度随时间的衰减越快,两侧壁开角越大,混响强度随时间的衰减越慢;两侧面壁倾角越小,不规则海域近程混响强度越大,远程混响强度越小。 以海底散射系数的空间相关半径设定散射单元面积,根据混响产生的物理过程,建立海底多途混响信号模型,通过对仿真得到的混响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其瞬时幅值服从高斯分布,瞬时相位服从(0,2π)间的均匀分布,符合混响的一般统计规律。通过对仿真得到的不规则海域收发分置多途混响信号和实验得到的不规则海域混响信号的处理知,不规则海域混响垂直方向上的空间相关性比水平方向上的空间相关性强;而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两侧面壁方向上的空间相关性比平行于两侧面壁方向上的空间相关性强。随着混响信号频率的增高,各方向上的空间相关性减弱,并且垂直方向上混响的空间相关性变化较水平方向上的混响空间相关性变化明显。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P714
【部分图文】:

示意图,测量实验


SAX99测量实验示意图

实验装置,布放,海底散射,反向散射


到300m水深的海域内对8“到750掠射角范围内的海底反向散射进行了测量汇””。PaulC,HineS等学者用参量阵发射窄波束信号,用超指向性接收器接收反向散射信号,如图1.8所示,分别在4kHz和skHz频率下对海底两个不同位置的3“到15。掠射角范围内的海底散射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两地测量的结果较为相同〔”2]。一弃…二蕊彝一带一:图1.8实验装置布放图 Figl.8ClothfigureofexPerimentalequiPment2010年,H” ungsulLa和 JeewoongChoi等学者在skHz频率上对小掠射角下的反向散射强度进行了测量并与Lambert散射定律求得的海底反向散射强度做了比较仁,’3]。4本文主要内容不规则海域中的混响有其特殊的规律。海底散射强度是影响海底混响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的测量海底散射强度也是混响研究问题之一。本文就对海底三维散射强度的测量方法和不规则海域混响特性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中对混响强度、混响信号模型和海底散射强度测量方法做了概述,介绍本文的工作内容。射线声学理论和声场叠加原理是本文工作的理论基础。对于浅海海洋环境,海底混响是影响声纳系统性能的主要干扰,而海底散射强度数又是影响海底混响的重要因素。本章针对双基地声纳系统

矢量图,方向图,声能,声线


一10)式可知,声强正比于声线方向v势和声波幅值A的平方的乘积,方向与声线相同。方程两边同乘A得ZAv价侧+(vZ叻矛=0(2一11)量性质V·(aVb)=v。·vb+“vZb,(2一n)式亦可用(2一12)式表示ZAv势·vA十(v’树AZ=v,(AZV树一。(2一12)一10)代入(2一12)式得,工=O(2一13)表明矢量声强了的散度为零。根据奥一高定理,把体积分化为面积分,在经过整JJJv一有俪犷S(2一1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松;梁红;杨长生;;粗糙海底单基地散射和混响建模与仿真[J];鱼雷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文剑;水下角反射体声学标记物反向声散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伟娜;水下多目标高分辨方位估计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1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11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2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