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域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对策的研究
【学位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U698.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散化扩散理论分析
2.1 散装化学品污染的特性及分类
2.2 船运散装液体化学品溢漏扩散形式
第3章 散装化学品的危害特性、损害影响分析
3.1 散装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分析
3.2 散装化学品入水后的损害影响分析
3.3 散化事故危害程度评价
第4章 散装化学品污染事故的对策研究
4.1 散装化学品泄漏事故对策的初级评判
4.2 散装化学品处理方案的选择
4.2.1 根据散装化学品种类的选择
4.2.2 根据海况的选择
4.2.3 确立具体的处理方案
4.3.3 案例回顾及分析
第5章 舟山海域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研究
5.1 舟山海域的自然环境
5.2 舟山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5.3 模拟应急处置措施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克;国际海事组织散装化学品小组委员第十次会议简况[J];交通环保;1983年01期
2 ;全国水能资源普查总结验收会议在成都召开[J];水力发电;1981年02期
3 何宏非;OSB夹芯墙体[J];中国建材;1992年10期
4 吴利群;;当前我国资源及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5 钱小龙;管华;谢国琴;薛叔娟;;我国水资源安全研究进展[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薛向锋;赵晋陵;;欧盟自然资源GIS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7 王允方;散装化学品分委员会在伦敦召开第十一次会议[J];交通环保;1983年03期
8 王允方;散装化学品货物的运输安全及船员培训[J];交通环保;1983年06期
9 浦宝康;评估自然资源的受损赔偿[J];交通环保;1995年01期
10 郭传金;时丕生;张升堂;;水资源内涵分析[J];西北水力发电;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景春;冯雪华;;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赵瑞峰;冯敏;刘书强;;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华;;产权在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初探[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开韦;;散装化学品船舶事故应急处置对策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任升莲;徐晓春;;安徽省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敏;;试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变革[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周荣汉;;关于自然资源科学几个问题的讨论[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邸锦疆;;浅谈对散装化学品液货船的防污监督管理[A];中国航海学会2001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牛漫兰;;安徽省自然资源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白屯;;科学发展观:重审自然资源禀赋的复杂性[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欣平;自然资源不是免费的[N];协商新报;2005年
2 ;友好型开发力保自然资源[N];国际商报;2009年
3 王四伟;市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学会成立[N];平顶山日报;2009年
4 晓宁;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N];国际商报;2009年
5 晓妍;欧亚自然资源集团铬产量显著增加[N];中国建材报;2009年
6 记者 陈道明;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将建苍溪分院[N];广元日报;2009年
7 张卓元;探索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路径[N];人民日报;2010年
8 王永坚 卢惠宗 本报记者 苏华;省自然资源研究院西昌分院筹建工作全面展开[N];凉山日报(汉);2010年
9 通讯员 廖克香 焦淑玲;八十三团利用自然资源靠水吃水[N];兵团日报(汉);2010年
10 周建军;自然资源监管亟待加强[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陆建明;基于资源中间品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4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黎永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能源资源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吴继轩;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万山;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吴述松;自然资源租金、公共环境服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9 安晓明;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陈厚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陷阱”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孙舸;舟山海域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对策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2 于阿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勇;试论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袁叶龙;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要素作用机理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闫雪玲;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6 谈敏;资源节约型社会税收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路爱琴;自然资源特许权若干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姚娜;重新解读资源诅咒[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9 崔金星;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婉婷;促进我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税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8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2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