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和中部型ENSO模态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0-10-09 18:54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热带太平洋大尺度海气耦合作用的主要模态,其对全球气候异常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证据表明,热带太平洋存在两种不同类型且相对独立的ENSO事件,即以热带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异常为主的东部(Eastern-Pacific, EP)型ENSO和以热带中太平洋SST异常增暖(变冷),热带西太平洋和热带东太平洋SST变冷(增暖)的中部(Central-Pacific, CP)型ENSO。本论文以EP和CP型ENSO为研究核心,从海洋和大气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两类ENSO的海气耦合模态和周期变化等主要特征,重点探讨EP和CP型ENSO事件分别对热带大气响应和东亚气候异常的关联,并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5(CMIP5)发布的多情景下全球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通过对EP型和CP型ENSO模拟能力的评估,试图揭示两种类型ENSO自然振荡属性及其未来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1)东部型和中部型ENSO事件分别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尺度(2-7年)和年代际尺度(10-15年)周期变化特征,并以纬向偶极型和三极型模态于热带太平洋SST和次表层海温(SOT)场之间相互耦合。当CP型ENSO处于成熟位相时,暖SOT异常中心位于日界线(180°)以西地区,其可能导致Nino4区的SOT增温,同时引起热带中太平洋SST增暖。根据SVD分析结果中SOT场的第一和第三模态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定义为东部型次表层指数和中部型次表层指数,该指标不仅与其它学者定义的两类ENSO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且它们具备良好地描述和区分EP型和CP型的ENSO事件的能力。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SOT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振幅明显增强这一事实说明,CP型ENSO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在过去30年里CP型ENSO事件明显加强了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EP型和CP型El Nino对热带纬向和垂直环流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热带地区海气耦合关系重新定义EP型和CP型SO指数。EP-SO和CP-SO分别与EP型和CP型El Nino模态相互耦合,并呈现出年际(2-7年)和年代际(10-15年)的周期振荡特征。两种不同类型SO指数还将有效地描述热带地区不同的海气耦合作用:当EP-ElNino事件发生时,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异常表现为大尺度偶极型单圈环流结构;当CP-E1Nino事件发生时,Walker环流异常呈现出纬向三极型双圈环流结构。此外,EP型和CP型SO事件与中国冬春季节降水的关系在全国范围均呈现相反特征,而两类SO事件与中国夏秋季节的降水呈相反特征的地区却分别只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以中国南方冬季降水为例,EP型ENSO往往造成我国南方冬季降水偏多,而CP型ENSO时,南方降水异常偏少,这种相反关系主要体现于年际变化尺度上,同时造成冬季降水异常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环流差异。因此,进行预测东亚季风区季节性降水时必须考虑两类ENSO与我国降水之间关联的差异性。 (3)通过评估CMIP5发布的20个气候模式在工业革命前(Pre-industrial)控制实验中模拟EP型和CP型ENSO耦合模态的能力发现,当前气候系统模式对热带太平洋SST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强于年代际变率,且气候系统模式模拟EP-ENSO的能力相对强于CP-ENSO。所有CMIP5气候模式能够模拟出EP型ENSO的耦合模态,但仅12个模式能够真实反映CP型ENSO的耦合模态。基于这12个气候模式集合结果发现,EP型ENSO模态主要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率,而CP型ENSO模态主要表现为多年代际振荡。由于Pre-industrial控制实验仅仅考虑自然因子,因此,CP-ENSO的多年代际周期振荡和EP-ENSO的年际变化特征均属于气候系统中自然变率的结果。 (4)CMIP5气候系统模式对两类ENSO的空间耦合模态和周期变化等主要特性具有较好的历史再现能力,即EP-ENSO呈现为纬向偶极型海气耦合模态,并以年际尺度振荡为主要特征,而CP-ENSO呈现为纬向三极型海气耦合模态分布,并主要以年代际尺度变化为特征,同时可以反映CP型El Nino事件发生频率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21世纪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EP型和CP型ENSO的空间耦合模态和周期变化等主要特性仍将维持,它们的模态强度较历史模拟结果有所增强,而且未来EP型和CP型El Nino事件亦呈现频率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此外,造成热带太平洋SST长期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外源强迫因子的作用,CP型ENSO的年代际周期变化不仅是气候系统中的自然振荡,而且人为温室气体强迫对CP-ENSO年代际周期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32;P426.6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回顾与进展
1.2.1 东部和中部型ENSO现象的基本认识
1.2.2 东部和中部型ENSO指数的多样性
1.2.3 东部和中部型ENSO周期变化及其非对称性研究
1.2.4 东部和中部型ENSO形成机理的研究
1.2.5 东部和中部型ENSO对气候的影响
1.2.6 东部和中部型ENSO的数值模拟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主要模态与两类ENSO事件的关联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热带太平洋各区海温周期变化特征
2.4 热带太平洋SST与次表层海温之间的耦合模态
2.5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化与两类ENSO事件的关联
2.5.1 基于表层和次表层海温耦合模态定义的两类ENSO指数
2.5.2 新指数对两类ENSO的表征能力
2.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东部和中部型El Nino事件的大气响应和差异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2.1 资料
3.2.2 方法
3.3 反映东部和中部型El Nino变化的新南方涛动指数
3.4 东部和中部型南方涛动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3.5 东部和中部型南方涛动对应的Walker环流差异
3.6 全球陆地降水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事件之间的关联
3.6.1 对全球年平均陆地降水的影响
3.6.2 与中国不同季节降水之间的统计关系
3.7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东部和中部型ENSO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影响机理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3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变化与两类ENSO模态的关联
4.3.1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变化特征
4.3.2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与两类ENSO模态的显著关系
4.3.3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与两类南方涛动的时-频变化特征
4.4 东部和中部型ENSO海-气耦合模态差异
4.5 东部和中部型ENSO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可能影响机理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两类ENSO模态的自然振荡特征——基于CMIP5控制实验分析结果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2.1 模式资料
5.2.2 观测资料
5.3 热带太平洋SST变化特征
5.4 CMIP5控制实验中的东部和中部型ENSO耦合模态特征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气候系统模式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变化的模拟和未来预估
6.1 引言
6.2 模式资料与方法
6.3 模式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模拟能力的评估
6.3.1 东部和中部型ENSO的历史模拟
6.3.2 东部和中部型ENSO的强度和周期变化模拟
6.4 模式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变化的未来预估
6.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2834064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32;P426.6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回顾与进展
1.2.1 东部和中部型ENSO现象的基本认识
1.2.2 东部和中部型ENSO指数的多样性
1.2.3 东部和中部型ENSO周期变化及其非对称性研究
1.2.4 东部和中部型ENSO形成机理的研究
1.2.5 东部和中部型ENSO对气候的影响
1.2.6 东部和中部型ENSO的数值模拟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主要模态与两类ENSO事件的关联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热带太平洋各区海温周期变化特征
2.4 热带太平洋SST与次表层海温之间的耦合模态
2.5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化与两类ENSO事件的关联
2.5.1 基于表层和次表层海温耦合模态定义的两类ENSO指数
2.5.2 新指数对两类ENSO的表征能力
2.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东部和中部型El Nino事件的大气响应和差异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2.1 资料
3.2.2 方法
3.3 反映东部和中部型El Nino变化的新南方涛动指数
3.4 东部和中部型南方涛动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3.5 东部和中部型南方涛动对应的Walker环流差异
3.6 全球陆地降水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事件之间的关联
3.6.1 对全球年平均陆地降水的影响
3.6.2 与中国不同季节降水之间的统计关系
3.7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东部和中部型ENSO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影响机理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3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变化与两类ENSO模态的关联
4.3.1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变化特征
4.3.2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与两类ENSO模态的显著关系
4.3.3 中国南方冬季降水与两类南方涛动的时-频变化特征
4.4 东部和中部型ENSO海-气耦合模态差异
4.5 东部和中部型ENSO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可能影响机理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两类ENSO模态的自然振荡特征——基于CMIP5控制实验分析结果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2.1 模式资料
5.2.2 观测资料
5.3 热带太平洋SST变化特征
5.4 CMIP5控制实验中的东部和中部型ENSO耦合模态特征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气候系统模式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变化的模拟和未来预估
6.1 引言
6.2 模式资料与方法
6.3 模式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模拟能力的评估
6.3.1 东部和中部型ENSO的历史模拟
6.3.2 东部和中部型ENSO的强度和周期变化模拟
6.4 模式对东部和中部型ENSO变化的未来预估
6.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文,吴国雄;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I.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00年01期
2 吴国雄,孟文;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资料分析[J];大气科学;1998年04期
3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高原气象;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283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3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