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域海洋模式适应性比较分析及改进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31;P7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模式简介
2.1 POM模式简介
2.1.1 控制方程
2.1.2 垂向混合方案
2.1.3 边界条件
2.1.4 积分方案
2.2 ROMS模式简介
2.2.1 控制方程
2.2.2 垂向混合方案
2.2.3 边界条件
2.2.4 积分方案
2.3 HYCOM模式简介
2.3.1 控制方程
2.3.2 垂向混合方案
2.3.3 垂向混合坐标
2.3.4 边界条件
第3章 模式南海模拟效果对比
3.1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3.2 垂直分层对比
3.3 气候态实验结果对比
3.3.1 海面高度模拟对比
3.3.2 温度场模拟对比
3.3.3 盐度场模拟对比
3.3.4 流场模拟对比
3.4 个例1模拟结果对比
3.4.1 个例介绍
3.4.2 POM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4.3 ROMS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4.4 HYCOM模式结果分析
3.5 个例2模拟结果对比
3.5.1 个例介绍
3.5.2 POM模拟结果对比
3.5.3 ROMS模拟结果对比
3.5.4 HYCOM模拟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洋模式改进方案
4.1 风应力计算方案对比
4.2 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对比
第5章 风应力对涡旋形成的影响
5.1 实验设计
5.2 实验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庆存,李荣凤,季仲贞,甘子钧,柯佩辉;南海月平均流的计算[J];大气科学;1989年02期
2 钱永甫,王谦谦,朱伯承;南海风生冷暖涡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00年05期
3 王桂华,苏纪兰,齐义泉;南海中尺度涡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8期
4 吕世华,陈玉春,朱伯承;南海海域海-气耦合模式及其数值模拟试验[J];高原气象;2000年04期
5 乔方利;现代海洋/大气资料同化方法的统一性及其应用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6 刘泽;陈才生;侯一筠;;台湾北部海域黑潮与中尺度涡旋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集刊;2009年00期
7 李冬;刘璟;韩桂军;张学峰;王喜冬;;POM海洋模式的并行算法[J];海洋通报;2010年03期
8 王庆业;崔红;张书文;胡敦欣;;Water transports through the four main strait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9年02期
9 郑沛楠;宋军;张芳苒;鲍献文;;常用海洋数值模式简介[J];海洋预报;2008年04期
10 吴海燕;张铭;李崇银;;热带太平洋对风应力拖曳系数响应的敏感性试验[J];海洋预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更新;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2 杨德周;东海陆架黑潮入侵及生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3 张文静;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的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桂华;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郑沛楠;黑潮对日本海边界环流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进峰;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改进及航海仿真应用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亮;考虑波流耦合作用的渤海湾风暴潮三维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2 亓春霞;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M5V3/ECOM-si对黄东海入海气旋的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杨少磊;越南冷涡及其上升流的观测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张婷婷;南海中部深水区上层海洋潮流和环流特征分析与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程殿忠;东中国海潮汐和环流的数值模拟[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9年
本文编号:2841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4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