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山东半岛近岸全新世楔形沉积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0:55
   本文对NYS-101孔岩心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粒度、矿物对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物源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结果显示:在NYS-101孔0-18 m岩心中,∑REE、轻稀土元素(LREE)与重稀土元素(HREE)含量的比值(LREE/HREE)、δEu、δCe、(La/Yb)UCC、(La/Sm)UCC、(Gd/Yb)UCC都以6.08 m为界,界线上、下出现明显的增加或降低;同时,稀土元素与不活泼微量元素之间的比值,如:La/Sc,La/Co,Th/Sc,Th/Co,Zr/Sc,Cr/Th,Ti/Zr和Ti/Nb等也都以6.08 m为界,在其上、下出现显著的变化。界线以上的岩心沉积物中REE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与界线以下的沉积物有较大的差异,即后者与黄河沉积物非常相似,而前者与黄河沉积物有一定的区别。6.08m上下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全新世中期北黄海现代环流格局的建立。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P736.41
【部分图文】:

山东,剖面示意图,位置,沉积体


5图 0-1 山东泥楔的位置(a)及剖面示意图(b)(Liu et al,200lexander 认为它是水下三角洲,获得的泥质沉积物年代为 620ander et al,1991) 。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得“山东泥楔”的浅地层剖面,对其确的认识:“山东泥楔”厚度可达 40m,向东减薄,约在 l23沉积体中向东倾的斜层理十分清楚,楔形沉积体表明黄河物岛转而沿山东海岸南下,向东沉积很少(程鹏等,2001)。iu(2002)认为大量无机碎屑悬浮物在近岸沉积形成环绕半岛

分布图,流系,地理位置,分布图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1.1 研究区区域地质地貌研究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地理坐标为 121°30′-°00′-38°00′N(图 1-1)。该区水深一般在 60 m 以内,但在半山头以东近岸海区有一水深 40-80 m 的海底冲刷潮槽(图 1-2)。

黄海,陆架浅海,朝鲜半岛,半封闭


图 1-2 研究区水深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为半封闭型的陆架浅海,黄海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一线与渤海为北角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东海为界,海域面积达 38 万 k ㎡,最大水深达 84m。黄海陆架地形较为平坦,总的趋势是由西北东禹,1997)。海按其地形特征,以山东半岛最东端成山头与朝鲜半岛的长山黄海和南黄海。黄海大体呈NE向延长的平行四边形浅洼地,北黄海平均水深38、西、西南向中部缓倾,并由中部向南倾入南黄海。北黄海可:辽南岸坡、山东半岛岸坡与台地、西朝鲜湾潮流沙脊群、北辽南岸坡从鸭绿江口至老铁山岬,海岸平直,呈NE方向,45m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地球化学》荣获“广东省品牌期刊”称号[J];地球化学;2011年04期

2 张志诚;郭召杰;刘树文;;新疆阿尔金山地区元古宙超钾质碱性岩的发现[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3 任家强;汪景宽;杨晓波;董颖;于成广;;辽河中下游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王真光;王莉娟;;流体包裹体成分物理化学参数的NET 2.0 C~#语言计算程序[J];矿床地质;2011年04期

5 邱检生;王德滋;;山东五莲七宝山辉石二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岩浆源区性质[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6 彭杨伟;胡夏嵩;常华进;张天继;夏楚林;周淑敏;;扎麻山南坡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铜多金属矿化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善果;黄国龙;沈渭洲;伏顺成;王小冬;许丽丽;;诸广山南部白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铀矿地质;2011年05期

8 邹天人;曹亚文;徐珏;於晓晋;夏凤荣;陈伟十;;塔里木盆地北缘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地质地球化学[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9 莫江平;;新疆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0 林元武;高清武;于清桐;;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下热流体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应平;成都平原土壤地球化学组成及其生态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聆;地球化学矿致异常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申伍军;内蒙古大型矿地球化学预测指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4 柳炳利;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深部盲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徐明钻;北山地区典型Cu矿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方法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6 柴凤梅;新疆北部三个与岩浆型Ni-Cu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刘新波;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矿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张丹;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标型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德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化湖泊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10 谭红兵;塔里木盆地西部古盐岩地球化学与成钾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讲锋;华北克拉通西部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提供的信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林武;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田锋;谢家沟金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原生叠加晕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晁会霞;新疆鄯善梧南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隐伏矿预测[D];长安大学;2005年

5 陈涛;西藏冈底斯带曲水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混合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裴尧;组合异常丰度法在矿产资源潜力预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7 潘少逵;新疆鄯善县亚尔沙布拉克地区小热泉子组火山岩构造环境和岩石成因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8 王晨华;花海湖泊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马海勇;地球化学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滇东构造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杨德彬;蚌埠荆山“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7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57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