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日照市海滩沉积地貌及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09 00:59
   海滩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作用和旅游开发有非常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游休闲意识的不断增强,海滩已逐步成为休闲度假的首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游览。日照市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滩资源。 滨海地区又是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和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带,鲁南海岸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持续侵蚀,该海岸侵蚀造成海滨浴场退化、海滩生态环境恶化、海岸防护压力增大等问题,海岸侵蚀己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因此掌握海滩沉积地貌特征、正确认识海滩的沉积动力环境和过程并予以科学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4月——2011年11月在日照市的7个海滩进行了野外现场调查。选取每个海滩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测量并采集表层样品。对样品进行室内粒度实验,然后通过分析剖面测量结果和粒度实验数据,得出日照市海滩的沉积地貌特征,选取海滩长度、剖面长度、滩肩宽度、坡度、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等9个沉积学参数对海滩质量进行质量评价,得出评价结果,结合海滩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重点调查海滩进行重复测量、取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研究区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得知,研究区内多数调查海滩的平均粒径介于0.8-3Φ之间。57%的海滩分选为中等,29%的分选为较差,偏态主要为负偏和近对称(1个海滩),峰态则以窄态为主: (2)重点调查区海滩表层沉积物以中砂-粗砂为主,平均粒径在0.57-1.91Φ间,变化略大,同年份冬夏季沉积物粒径相比较,夏季比冬季细,从2010年至2011年,沉积物粒径总体有变细的趋势。大部分剖面分选为差,夏季较冬季分选变好(剖面E除外)。滩肩到水下粒径粗细变化不一,总体来说,滩肩较水下粗,滩肩粒径覆盖极粗砂至中砂,水下粒径覆盖中砂至极细砂.季节变化方面,水下粒度,夏季较冬季变细(剖面C除外),滩肩和滩面的季节变化不一。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基本上呈多峰式窄型峰态或单峰式尖峰态分布,物质来源较为复杂; (3)将研究区海滩分为两种类型:沙坝泻湖型和夷直型。其中重点区万平口浴场为典型沙坝泻湖型,其余海滩为夷直型。计算海滩的ε值,分析海滩的反射性得出研究区海滩均为耗散型海滩,且均有极高的耗散值; (4)对重点区万平口浴场6条固定监测剖面分析发现,海滩短期内基本处于稳定状态,A和C处剖面因为人为挖沙,有少量侵蚀,D和E剖面处于自然演化状态,F和G剖面因为附近丁坝的阻拦泥沙,水下发育沙坝; (5)对日照的7个调查海滩分别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是RZ006(东港区国家森林公园海滩),最低的为RZ003(东港区芙蓉村海滩)。区内海滩情况总体较好,剔除得分特别低的RZ003(东港区富蓉村海滩),其余6处海滩平均得分可达78.6,从海滩自然属性来看,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37.1;P74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海滩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背景
    1.3 气候
    1.4 水文
        1.4.1 潮汐
        1.4.2 波浪
        1.4.3 河流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勘察
        2.1.1 海滩野外调查
        2.1.2 剖面测量方法
        2.1.3 样品采集方法
    2.2 粒度分析
    2.3 海滩质量评价方法
3 日照市海滩地貌分析
    3.1 调查区砂质海滩分布
    3.2 研究区海岸分类
    3.3 调查区海滩动力地貌
    3.4 研究区海滩地貌特征及现状
    3.5 重点区万平口浴场海滩剖面特征
4 日照市海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4.1 海滩沉积物基本粒度特征
        4.1.1 总体粒度特征及分布
        4.1.2 各海滩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粒度参数的特征分析
        4.1.4 不同地貌类?W的海滩沉积物粒度特征
    4.2 重点调查海滩的粒度季节性变化
        4.2.1 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4.2.2 各剖面沉积物粒度沿程特征及季节变化
    4.3 小结
5 日照海滩破坏现状与保护
    5.1 海滩破坏原因分析
    5.2 国外海滩保护经验参考
    5.3 海滩保护建议
6 日照市海滩质量评价
    6.1 海滩质量评价的意义
    6.2 日照市海滩质量评价及分析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东,王开发,李珍;华南海滩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海洋通报;1999年01期

2 沙庆安;福建平潭岛大福全新世上升海滩沉积[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1期

3 余克服;陈特固;;南海北部晚全新世高海平面及其波动的海滩沉积证据[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4 顾家裕;张兴阳;郭彬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和储层特征及综合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6年03期

5 何远碧;岳宏;朱天祥;;荷包场-界市场地区嘉二段海滩岩相及其与油气关系[J];天然气工业;1990年03期

6 金秉福;灵山湾白果树海滩沉积作用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7 沙庆安,李菊英,王尧;广西涠洲岛全新世上升海滩沉积及其成岩作用[J];沉积学报;1986年02期

8 黎广钊,农华琼,刘敬合,陈美邦;广西沿海主要岛屿区海滩沉积[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9 李伯根,谢钦春,夏小明,马黎明,冯应俊,李炎;企望湾砂质海滩剖面冲淤幅度的估算[J];东海海洋;2002年01期

10 顾建清,刘国宝,张建民;河北海滩开发模式选择的沉积参数影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飞;低渗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物性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高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武胜利;新疆和田河流域灌(草)丛沙堆发育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解伟;西峰庆阳区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万新宁;洋山海域峡道效应对于工程的综合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连承波;龙西地区泉四段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李洁;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贾楠;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事件演变的研究方法探索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张雁;大庆杏南油田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智慧;日照市海滩沉积地貌及质量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孙静;青岛市海滩沉积地貌及质量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周晗宇;海南岛海口湾、高隆湾、博鳌海滩沉积特征及地形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包敏;人工养护后海滩地貌及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姜山;人工养护后海滩地貌及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陈燕萍;海南博鳌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风暴过程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苟大荀;海岸沙坝的产生及海岸剖面恢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谢珂;内蒙古额济纳旗松散沉积物的粒度分异特征及其沉积环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商志文;天津滨海新区CH19孔:渤海湾西北部浅海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董卫卫;莱州湾东岸冲淤演变分析与防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5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75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