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0-11-10 19:17
   由于水平管降膜蒸发具有小温差传热、薄液膜和管内外相变传热的特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在海水淡化、制冷、空调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水平管降膜蒸发传热机理的研究对于强化蒸发器传热和进一步提高传热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水平管管降膜的微观传热机理和特性,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水平管内蒸汽冷凝和管外降膜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描述。采用边界层理论获得液膜沿圆周流动的初始速度。管外降膜蒸发的数学模型中考虑了液体粘度和重力对液膜的影响,模拟了管外液膜厚度,液膜速度,液膜温度和局部传热系数等沿管圆周方向的分布特性。管内冷凝的模型中考虑了剪切应力,重力,压力变化对液膜的影响,计算了管内液膜厚度,分层流角度,局部传热系数沿管圆周方向和管长方向的分布规律。通过耦合管内蒸汽冷凝和管外降膜蒸发过程,得到了等壁温条件下沿管圆周方向、管长方向和管束的传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管内外传热特性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得到了单管和管束沿管外圆周方向上热力发展区和热力充分发展区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径向液膜流动速度与局部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发现即使对于小流量的液膜流动过程,法向速度变化引起的对流传热对液膜内的传热过程也有重要影响。在水平管内汽液两相流间剪切应力作用下,传热温差沿管长方向逐渐降低;由于冷凝液的逐渐积累,沿管长方向液膜厚度逐渐增加,分层流角逐渐减小,管内有效传热面积逐渐减少,传热系数逐渐降低。通过优化管外液膜喷嘴的分布,提高了水平管降膜蒸发的总传热系数;采用二流程管束分布可以显著提高蒸发器地传热效率。 对水平管降膜蒸发过程微观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对于深化降膜蒸发传热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的计算结果对于蒸发器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P747.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平管降膜蒸发
    1.3 管外降膜蒸发研究进展
        1.3.1 管间流动形态
        1.3.2 结构参数对传热影响
        1.3.3 运行参数对传热效果的影响
        1.3.4 实验关联式
        1.3.5 模拟研究
    1.4 管内冷凝部分的研究进展
        1.4.1 流动形态
        1.4.2 压降
        1.4.3 传热研究
        1.4.4 分层流角度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
2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的数值模拟
    2.1 水平管降膜蒸发的模型与计算
        2.1.1 物理模型
        2.1.2 假设
        2.1.3 控制方程
        2.1.4 动量方程的边界条件及初值选取
        2.1.5 动量方程的计算
        2.1.6 能量方程的计算
        2.1.7 管间液体的模拟
    2.2 管外降膜蒸发的模拟结果
        2.2.1 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2.2.2 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微观机理
        2.2.3 物理参数对传热的影响
        2.2.4 热力发展区
3 水平管降膜蒸发管内的数值模拟
    3.1 管内冷凝传热的模型与计算
        3.1.1 物理模型
        3.1.2 假设
        3.1.3 数学模型
        3.1.4 模型的化简
        3.1.5 模型的无量纲化
        3.1.6 管内压力和剪切力的处理
        3.1.7 分层流角的计算
        3.1.8 传热及冷凝量的计算
    3.2 管内冷凝传热的模拟结果
        3.2.1 与实验结果对比
        3.2.2 影响传热的因素
4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模拟
    4.1 单管水平管降膜蒸发的计算
    4.2 管束的水平管降膜蒸发
    4.3 管束模拟结果
        4.3.1 均匀分布与非均匀分布
        4.3.2 二流程设计的传热效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胜强;刘瑞;刘华;龚路远;;水平管内凝结液液位角[J];化工学报;2014年04期

2 刘瑞;沈胜强;刘晓华;龚路远;;水平管内分层湿润角与周向传热分布[J];热科学与技术;2014年01期

3 沈胜强;梁刚涛;刘晓华;牟兴森;刘瑞;;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传热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8期

4 沈胜强;梁刚涛;龚路远;牟兴森;刘瑞;刘晓华;;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传热系数空间分布[J];化工学报;2011年12期

5 杨洛鹏;胡华伟;沈胜强;;含不凝气水平管内膜状冷凝的传热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9期

6 于开录;吕庆春;阮国岭;;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工程与技术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22期

7 刘广彬;李连生;阮并璐;赵远扬;束鹏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研究进展[J];制冷与空调;2008年03期

8 唐上朝;刘星;陶文铨;;R22在水平微肋管和光管内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解旭斌,王维城,王栋;高效传热管内凝结换热性能及阻力性能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10 王补宣,杜小泽;细圆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878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78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