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01:04
随着全球海上贸易的不断增长和船舶吨位的大型化,海洋面临着较高的溢油风险,给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这对确保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与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海洋船舶溢油的风险评估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船舶溢油事故的历史资料,构建了溢油事故发生频率估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溢油清污成本和生态环境资源分布,建立了溢油环境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对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了船舶溢油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同时,采用GNOME溢油轨迹模型和ADIOS风化模型对溢油归宿进行模拟,探讨溢油可能影响的范围。此外,还阐述了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技术理论。最后,以天津海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目的是为海洋船舶溢油的风险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 (1)船舶溢油事故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基于全球和我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历史资料,对船舶溢油事故的风险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溢油事故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单一溢油事故影响程度更大;船舶溢油事故中操作性事故其溢油量较小因而造成的影响较小,而海难性事故其溢油量较大所造城的影响较大;对于海难性溢油事故,其事故原因主要为:碰撞、火灾/爆炸、搁浅和船体损坏等;不同船舶类型发生船舶溢油事故的频率有所差异。 (2)船舶溢油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据此得出船舶溢油事故频率估算模型。结果表明:船舶碰撞事故下溢油频率模型为:F碰撞=∑nfn·Vf·Tn·MFvis·MF措施;船舶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频率模型为:F火灾/爆炸=∑nfn·TnVtraf;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模型为:F损坏=∑。fn·Tn·MFwind·Vtraf;船舶搁浅型事故溢油频率模型为:F搁浅=∑。fn·Tn·MF风险措施·VtrafˉMFcoast·MFvis。 (3)针对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分布,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出海洋保护区、农渔业区、旅游娱乐区、矿产与能源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区、港口航运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这八大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海洋保护区敏感指数最高,为0.906,保留区敏感指数最低,为0.093。8种海洋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海洋保护区农渔业区旅游娱乐区矿产与能源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区港口航运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在此基础上,引入溢油清污成本模型,并结合溢油频率和溢油量,构建了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ERI=∑spills F·Cu·ESIα·Q0.7233。此外,制定了我国船舶溢油风险接受准则,结果表明:一年内该海区溢油量大于10t的船舶溢油事故发生频率不得超过一次。 (4)以天津海域船舶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提出的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方法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理论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在今后实际研究中推广: ①2014年,天津海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频率为8.258次/年,其中由船舶碰撞导致的溢油事故发生频率最高,为8.023次/年,所占比例约为97.2%。从船舶类型看,杂货船导致的溢油事故发生频率最高,为4.463次/年,约占总频率的54.05%,渔船导致的溢油事故发生频率最低,为0.226次/年。 ②天津海域发生溢油量大于1t的船舶事故的频率约为4.989次/年,发生大于10t的船舶溢油事故频率约为3.3次/年,发生大于100t的船舶溢油事故频率为1.669次/年,发生大于1000t的船舶溢油事故的频率为0.233次/年。 ③一旦在天津港主航道交汇处发生较大船舶溢油事故,在冬季西北风下,溢油会影响深水锚地和天津东南部的渔业区;在夏季东南风下,溢油则会影响东疆、南疆港区和东疆东旅游娱乐休闲区。在南风为主导风向下,溢油会影响东疆港区,并可能会影响汉沽农渔业区。三种事故情景下,油的乳化量约占总溢油量的1%-2%,油的蒸发量约占20%-22%,残油量约占76%-79%。 ④天津海域环境风险指数ERI为1.39×108元/年,单元ERI值最高为1.24x107元/年。天津港主航道ERI值最高,北疆港区、南疆港区和主要的船舶锚地也表现出较高的ERI值。此外,北塘港区ERI值也较高。 ⑤根据天津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结果,天津海域环境风险均超过风险接受准则的可接受范围,表明天津海域现阶段溢油风险较高,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因此,应从船舶管理、交通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强制性措施以降低风险。 ⑥根据天津海域应急管理现状,从“一案三制”入手,探讨了天津海域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并建立了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X5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 船舶溢油概况
1.1.2 海洋溢油危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风险评价概述
1.2.2 船舶溢油风险评价
1.2.3 应急管理概述
1.2.4 国内外船舶溢油应急管理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识别
第一节 船舶溢油风险识别分析
2.1.1 全球海域船舶溢油事故分析
2.1.2 我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分析
第二节 船舶溢油风险影响因素
2.2.1 船舶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2.2.2 环境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2.2.3 人为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船舶溢油物质危险性识别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域船舶溢油源项分析
第一节 全球船舶事故特征分析
3.1.1 全球船舶事故分析
3.1.2 船舶类型分析
第二节 船舶碰撞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2.1 碰撞事故发生频率
3.2.2 碰撞事故溢油概率
3.2.3 碰撞事故溢油频率
3.2.4 碰撞事故下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2.5 碰撞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三节 船舶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3.1 火灾/爆炸型事故频率
3.3.2 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概率
3.3.3 火灾/爆炸型船舶溢油频率
3.3.4 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3.5 火灾/爆炸型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四节 船舶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4.1 船体损坏型事故频率
3.4.2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概率
3.4.3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
3.4.4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4.5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五节 船舶搁浅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5.1 搁浅事故发生频率
3.5.2 搁浅事故溢油概率
3.5.3 搁浅事故溢油频率
3.5.4 搁浅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5.5 搁浅事故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溢油行为风险预测
第一节 溢油行为与归宿过程
4.1.1 溢油动力过程
4.1.2 溢油非动力过程
第二节 溢油动态模型
4.2.1 溢油主要过程模型
4.2.2 溢油GNOME轨迹模型
4.2.3 溢油ADIOS风化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船舶溢油风险评估
第一节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类型划分
5.1.1 相关计算理论
5.1.2 生态环境敏感指数计算
第二节 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
5.2.1 溢油事故清污成本分析
5.2.2 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
第三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接受准则分析
5.3.1 风险接受准则概述
5.3.2 风险接受准则分类
5.3.3 我国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接受准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第一节 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6.1.1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6.1.2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第二节 溢油事故应急法制
第三节 溢油事故应急体制
第四节 溢油事故应急机制
6.4.1 溢油事故预防准备机制
6.4.2 溢油事故监控预测机制
6.4.3 溢油事故决策处置机制
6.4.4 溢油事故信息沟通机制
6.4.5 溢油事故恢复重建机制
6.4.6 溢油事故调查评估机制
第五节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6.5.1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主体
6.5.2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原则
6.5.3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流程
6.5.4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天津海域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气象水文
7.1.3 自然资源
7.1.4 海域布局
7.1.5 港区概况
第二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识别与分析
7.2.1 天津海域溢油风险识别
7.2.2 天津海域溢油源项分析
第三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预测
7.3.1 溢油事故轨迹预测
7.3.2 油品风化特征预测
第四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
7.4.1 生态环境分布
7.4.2 风险指数评估
7.4.3 风险可接受水平
7.4.4 不确定性分析
7.4.5 风险减缓措施
第五节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7.5.1 构建理念
7.5.2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预案
7.5.3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法制
7.5.4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体制
7.5.5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机制
7.5.6 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3870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X5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1.1 船舶溢油概况
1.1.2 海洋溢油危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风险评价概述
1.2.2 船舶溢油风险评价
1.2.3 应急管理概述
1.2.4 国内外船舶溢油应急管理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识别
第一节 船舶溢油风险识别分析
2.1.1 全球海域船舶溢油事故分析
2.1.2 我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分析
第二节 船舶溢油风险影响因素
2.2.1 船舶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2.2.2 环境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2.2.3 人为因素对溢油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船舶溢油物质危险性识别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域船舶溢油源项分析
第一节 全球船舶事故特征分析
3.1.1 全球船舶事故分析
3.1.2 船舶类型分析
第二节 船舶碰撞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2.1 碰撞事故发生频率
3.2.2 碰撞事故溢油概率
3.2.3 碰撞事故溢油频率
3.2.4 碰撞事故下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2.5 碰撞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三节 船舶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3.1 火灾/爆炸型事故频率
3.3.2 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概率
3.3.3 火灾/爆炸型船舶溢油频率
3.3.4 火灾/爆炸型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3.5 火灾/爆炸型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四节 船舶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4.1 船体损坏型事故频率
3.4.2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概率
3.4.3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
3.4.4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4.5 船体损坏型事故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五节 船舶搁浅型事故溢油频率分析
3.5.1 搁浅事故发生频率
3.5.2 搁浅事故溢油概率
3.5.3 搁浅事故溢油频率
3.5.4 搁浅事故溢油量与溢油概率的关系
3.5.5 搁浅事故溢油频率估算模型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溢油行为风险预测
第一节 溢油行为与归宿过程
4.1.1 溢油动力过程
4.1.2 溢油非动力过程
第二节 溢油动态模型
4.2.1 溢油主要过程模型
4.2.2 溢油GNOME轨迹模型
4.2.3 溢油ADIOS风化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船舶溢油风险评估
第一节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类型划分
5.1.1 相关计算理论
5.1.2 生态环境敏感指数计算
第二节 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
5.2.1 溢油事故清污成本分析
5.2.2 溢油环境风险指数模型
第三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接受准则分析
5.3.1 风险接受准则概述
5.3.2 风险接受准则分类
5.3.3 我国船舶溢油环境风险接受准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船舶溢油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第一节 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6.1.1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6.1.2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第二节 溢油事故应急法制
第三节 溢油事故应急体制
第四节 溢油事故应急机制
6.4.1 溢油事故预防准备机制
6.4.2 溢油事故监控预测机制
6.4.3 溢油事故决策处置机制
6.4.4 溢油事故信息沟通机制
6.4.5 溢油事故恢复重建机制
6.4.6 溢油事故调查评估机制
第五节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6.5.1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主体
6.5.2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原则
6.5.3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流程
6.5.4 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天津海域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气象水文
7.1.3 自然资源
7.1.4 海域布局
7.1.5 港区概况
第二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识别与分析
7.2.1 天津海域溢油风险识别
7.2.2 天津海域溢油源项分析
第三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预测
7.3.1 溢油事故轨迹预测
7.3.2 油品风化特征预测
第四节 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
7.4.1 生态环境分布
7.4.2 风险指数评估
7.4.3 风险可接受水平
7.4.4 不确定性分析
7.4.5 风险减缓措施
第五节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7.5.1 构建理念
7.5.2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预案
7.5.3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法制
7.5.4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体制
7.5.5 天津海域溢油应急机制
7.5.6 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杨华;敖红光;冯玉杰;尤宏;;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2 王江凌;浅论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限额制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勇;王东宇;杨凯;;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14期
4 聂细亮;戴冉;岳兴旺;;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航道环境危险度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侯俊东;李铭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管清友;李君臣;;在经济复苏中发展——全球石油市场回顾及展望[J];银行家;2011年01期
7 Мониин,А.Вонтов,刘爱菊,李若钝;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J];海岸工程;1995年04期
8 杨嘉谟;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测定及表示法[J];湖北化工;1993年02期
9 戚佳琳,杨桂朋;海洋石油光化学降解的研究[J];黄渤海海洋;2000年02期
10 刘宏斌;;关于船舶碰撞事故中人为因素的思考[J];航海技术;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晨婉;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供水管道风险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3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9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