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力过程对南海海面温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1 18:59
南海海面温度(SST)是南海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南海SST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海洋动力过程如何影响SST这一前人关注较少的问题,利用多种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观测,以及船舶观测、卫星遥感合成的资料优势,结合其他历史资料对南海SST及其他有关物理量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冬季南海存在南部冷舌和北部暖脊现象;揭示了冬季南海冷舌、吕宋暖脊的生消过程及形成机制;从海温变化对大气环流反馈作用的角度,对春季菲律宾以西海域的高温暖水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发现冬季南海南部冷舌是冬季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在南海的一个“豁口”,南海冷舌的SST季节变化比同纬度带大;北部吕宋暖脊和黑潮温度锋的SST季节变化比同纬度带小;南海中部深水海盆区的SST在冬季降至全年最低,春季升至全年最高,其中5月出现30℃以上的高温暖水仅局限于菲律宾以西海域。(2)研究发现:冬季南海被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带的轴线分成两部分,南海深水海盆东南部正的风应力旋度驱动一个气旋式环流。在越南南部陆坡上强的向南流作为此气旋式环流的西边界流,流速超过0.5m/s,从北部向南部输...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南海地图(阴影表示陆地和海底地形)
图 1.2 南海内区季节平均(a)海面风场和(b)对应的 Sverdrup 环流(引自 Liu 等,2001)Fig1.2 (a) Wind stress,wind stress curl and (b) barotropic transport stream functionin seasonal mean (from Liu et al., 2001).夏季(6~8月)南海低空为西南风,高空东北风;此时18°N以南大部分海区已建立起稳定的西南季风。南海夏季风主要源于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并受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因此南海盛行的西南风为我国的江淮流域、两广和台湾地区及日本的汛期提供了主要的能量和水汽来源。南海夏季风活动是我国季风研究的重点,通过中国科学家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已被列入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CLIVAR)”计划季风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当中。秋季(9~11月)南海由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15°N以北海面风场与冬季型分布特点相似,15°N以南海面平均风场为偏西风,风速减为北部的1/3。
涡及其移动路径示意图(粗虚线)(引自 Yangk dashed circle represents the Luzon cold eddovement indicated by the thick dashed arrow (fro南海北部吕宋冷涡和夏季南海南部越南冷涡这旋,其对应水平和垂直海流可能会对 SST 有重输送冷的沿岸水离岸向东延伸至海盆中部,形中部 SST 的分布和变化(Xie 等,2003)。但冬未有研究涉及。的黑潮形变东北部的吕宋海峡,深达 2800m、南北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J]. 温之平,薛晓冰,梁肇宁,吴丽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2]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J]. 丁一汇,李崇银,何金海,陈隆勋,甘子钧,钱永甫,阎俊岳,王东晓,施平,方文东,许建平,李立. 气象学报. 2004(05)
[3]利用水文资料推测海洋流场的研究进展[J]. 王桂华,李荣凤. 地球科学进展. 2004(01)
[4]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J]. 王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5]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模态及其与季风强迫的关系[J]. 朱秀华,王卫强,周伟东,王东晓,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03(04)
[6]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梁建茵,吴尚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1)
[7]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识别台湾西南海域中尺度强涡[J]. 李燕初,李立,林明森,蔡文理.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8]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J]. 王卫强,王东晓,施平,甘子钧,郭佩芳.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12)
[9]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J]. 梁建茵,吴尚森. 大气科学. 2002(06)
[10]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 气象学报. 2002(04)
[1]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 王桂华.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D]. 贾英来.青岛海洋大学 2002
博士论文
[1]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J]. 温之平,薛晓冰,梁肇宁,吴丽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2]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J]. 丁一汇,李崇银,何金海,陈隆勋,甘子钧,钱永甫,阎俊岳,王东晓,施平,方文东,许建平,李立. 气象学报. 2004(05)
[3]利用水文资料推测海洋流场的研究进展[J]. 王桂华,李荣凤. 地球科学进展. 2004(01)
[4]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J]. 王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5]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模态及其与季风强迫的关系[J]. 朱秀华,王卫强,周伟东,王东晓,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03(04)
[6]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梁建茵,吴尚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1)
[7]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识别台湾西南海域中尺度强涡[J]. 李燕初,李立,林明森,蔡文理.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8]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J]. 王卫强,王东晓,施平,甘子钧,郭佩芳.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12)
[9]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J]. 梁建茵,吴尚森. 大气科学. 2002(06)
[10]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 气象学报. 2002(04)
[1]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 王桂华.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D]. 贾英来.青岛海洋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894980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南海地图(阴影表示陆地和海底地形)
图 1.2 南海内区季节平均(a)海面风场和(b)对应的 Sverdrup 环流(引自 Liu 等,2001)Fig1.2 (a) Wind stress,wind stress curl and (b) barotropic transport stream functionin seasonal mean (from Liu et al., 2001).夏季(6~8月)南海低空为西南风,高空东北风;此时18°N以南大部分海区已建立起稳定的西南季风。南海夏季风主要源于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并受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因此南海盛行的西南风为我国的江淮流域、两广和台湾地区及日本的汛期提供了主要的能量和水汽来源。南海夏季风活动是我国季风研究的重点,通过中国科学家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已被列入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CLIVAR)”计划季风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当中。秋季(9~11月)南海由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15°N以北海面风场与冬季型分布特点相似,15°N以南海面平均风场为偏西风,风速减为北部的1/3。
涡及其移动路径示意图(粗虚线)(引自 Yangk dashed circle represents the Luzon cold eddovement indicated by the thick dashed arrow (fro南海北部吕宋冷涡和夏季南海南部越南冷涡这旋,其对应水平和垂直海流可能会对 SST 有重输送冷的沿岸水离岸向东延伸至海盆中部,形中部 SST 的分布和变化(Xie 等,2003)。但冬未有研究涉及。的黑潮形变东北部的吕宋海峡,深达 2800m、南北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J]. 温之平,薛晓冰,梁肇宁,吴丽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2]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J]. 丁一汇,李崇银,何金海,陈隆勋,甘子钧,钱永甫,阎俊岳,王东晓,施平,方文东,许建平,李立. 气象学报. 2004(05)
[3]利用水文资料推测海洋流场的研究进展[J]. 王桂华,李荣凤. 地球科学进展. 2004(01)
[4]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J]. 王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5]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模态及其与季风强迫的关系[J]. 朱秀华,王卫强,周伟东,王东晓,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03(04)
[6]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梁建茵,吴尚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1)
[7]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识别台湾西南海域中尺度强涡[J]. 李燕初,李立,林明森,蔡文理.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8]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J]. 王卫强,王东晓,施平,甘子钧,郭佩芳.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12)
[9]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J]. 梁建茵,吴尚森. 大气科学. 2002(06)
[10]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 气象学报. 2002(04)
[1]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 王桂华.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D]. 贾英来.青岛海洋大学 2002
博士论文
[1]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J]. 温之平,薛晓冰,梁肇宁,吴丽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2]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J]. 丁一汇,李崇银,何金海,陈隆勋,甘子钧,钱永甫,阎俊岳,王东晓,施平,方文东,许建平,李立. 气象学报. 2004(05)
[3]利用水文资料推测海洋流场的研究进展[J]. 王桂华,李荣凤. 地球科学进展. 2004(01)
[4]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J]. 王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5]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模态及其与季风强迫的关系[J]. 朱秀华,王卫强,周伟东,王东晓,谢强. 热带海洋学报. 2003(04)
[6]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梁建茵,吴尚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1)
[7]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识别台湾西南海域中尺度强涡[J]. 李燕初,李立,林明森,蔡文理.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8]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J]. 王卫强,王东晓,施平,甘子钧,郭佩芳.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12)
[9]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J]. 梁建茵,吴尚森. 大气科学. 2002(06)
[10]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J]. 毛江玉,吴国雄,刘屹岷. 气象学报. 2002(04)
[1]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 王桂华.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D]. 贾英来.青岛海洋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894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9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