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海面高度和流动对冬季天气尺度风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12-28 05:20
陆架海的海面高度和流动对天气尺度风的响应主要表现为陆架波的形式。研究陆架波对加深理解陆架海的物理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提高沿岸的海面高度和流动的预报准确性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渤海、黄海和东海(渤黄东海)的陆架波特征非常显著,但是陆架波在整个渤黄东海的传播特征和动力机制仍不清楚。本文结合现场观测和数值模式MITgcm研究了渤黄东海的海面高度和流动对冬季天气尺度风的响应。数值模拟的冬季平均的温度、盐度、海面高度和流场与前人的研究有很好的一致性,模拟流速的时间序列能比较好地反映观测流速的天气尺度变化规律。整个渤黄东海的海面高度和流动对冬季天气尺度风的响应表现出很强的2-5天周期的变化特征:海面高度与流动主要呈地转平衡关系,它们的变化特征可以很好地由复数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的两个陆架波来解释。第一个陆架波解释76%的海面高度总方差和约28%的流动总方差,主导着整个渤黄东海的海面高度和渤海和黄海(渤黄海)的流动变化。它是冬季强北风爆发而激发的一个自由开尔文波,波动绕着位于济州岛东南部的一个波节点在整个渤黄东海气旋式传播。第二个陆架波解释17%的海面高度总方差和约46%的流动总方差。波动对整...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陆架海的示意图??Figure?1.1?Schematic?of?the?shelf?sea.??
?绪论??与离岸方向的压强梯度呈地转平衡。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Cutchin?和?Smith,?1973)??Figure?1.2?Schematic?of?CTWs?propagating?in?Northern?Hemisphere?(Cutchin?and?Smith,?1973).??CTWs的理论求解过程可以从线性的浅水方程出发:??n,-Jv?=?--px+^-??P?ph??v'+fu-W%?(Ll)??㈣肩含0??方程(1.1)中,r代表时间,代表离岸和沿岸方向,(W,v)分别为离岸和沿??岸方向的速度分量,/表示科氏力参数,为密度,P表示压强,/?表示水深,??0表不强迫项,g?代表重力加速度。上标表不沿某一方向的分量,下标表不对某??一变量的偏导数。??在陆架海,由于沿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往往比离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大得多,因??此满足1》¥。考虑到
?绪论??与离岸方向的压强梯度呈地转平衡。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Cutchin?和?Smith,?1973)??Figure?1.2?Schematic?of?CTWs?propagating?in?Northern?Hemisphere?(Cutchin?and?Smith,?1973).??CTWs的理论求解过程可以从线性的浅水方程出发:??n,-Jv?=?--px+^-??P?ph??v'+fu-W%?(Ll)??㈣肩含0??方程(1.1)中,r代表时间,代表离岸和沿岸方向,(W,v)分别为离岸和沿??岸方向的速度分量,/表示科氏力参数,为密度,P表示压强,/?表示水深,??0表不强迫项,g?代表重力加速度。上标表不沿某一方向的分量,下标表不对某??一变量的偏导数。??在陆架海,由于沿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往往比离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大得多,因??此满足1》¥。考虑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冬季黄海暖流西偏机理数值探讨[J]. 邢传玺,黄大吉.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06)
[2]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J]. 于非,张志欣,刁新源,郭景松.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0(03)
[3]东海黑潮的气候态数值模拟[J]. 樊孝鹏,黄大吉,章本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05)
[4]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J]. 苏纪兰.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4)
[5]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J]. 汤毓祥,邹娥梅,李兴宰,李载学.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01)
[6]渤海冬夏季环流的数值研究[J]. 黄大吉,苏纪兰,张立人. 空气动力学学报. 1998(01)
[7]东海黑潮与琉球群岛以东海流半诊断计算[J]. 袁耀初,苏纪兰,孙德桐,许卫忆.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01)
[8]三维陆架海模式在渤海中的应用Ⅱ.温度的季节性变化[J]. 黄大吉,苏纪兰,陈宗镛.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06)
[9]黄海物理海洋学的主要特征[J]. 郭炳火. 黄渤海海洋. 1993(03)
[10]南黄海冬季温盐结构及其流系[J]. 乐肯堂,毛汉礼. 海洋与湖沼. 1990(06)
博士论文
[1]西北太平洋及渤黄东海高分辨率环流数值模拟[D]. 樊孝鹏.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3193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陆架海的示意图??Figure?1.1?Schematic?of?the?shelf?sea.??
?绪论??与离岸方向的压强梯度呈地转平衡。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Cutchin?和?Smith,?1973)??Figure?1.2?Schematic?of?CTWs?propagating?in?Northern?Hemisphere?(Cutchin?and?Smith,?1973).??CTWs的理论求解过程可以从线性的浅水方程出发:??n,-Jv?=?--px+^-??P?ph??v'+fu-W%?(Ll)??㈣肩含0??方程(1.1)中,r代表时间,代表离岸和沿岸方向,(W,v)分别为离岸和沿??岸方向的速度分量,/表示科氏力参数,为密度,P表示压强,/?表示水深,??0表不强迫项,g?代表重力加速度。上标表不沿某一方向的分量,下标表不对某??一变量的偏导数。??在陆架海,由于沿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往往比离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大得多,因??此满足1》¥。考虑到
?绪论??与离岸方向的压强梯度呈地转平衡。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CTWs在北半球的传播示意图??(Cutchin?和?Smith,?1973)??Figure?1.2?Schematic?of?CTWs?propagating?in?Northern?Hemisphere?(Cutchin?and?Smith,?1973).??CTWs的理论求解过程可以从线性的浅水方程出发:??n,-Jv?=?--px+^-??P?ph??v'+fu-W%?(Ll)??㈣肩含0??方程(1.1)中,r代表时间,代表离岸和沿岸方向,(W,v)分别为离岸和沿??岸方向的速度分量,/表示科氏力参数,为密度,P表示压强,/?表示水深,??0表不强迫项,g?代表重力加速度。上标表不沿某一方向的分量,下标表不对某??一变量的偏导数。??在陆架海,由于沿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往往比离岸方向的水平尺度大得多,因??此满足1》¥。考虑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冬季黄海暖流西偏机理数值探讨[J]. 邢传玺,黄大吉.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06)
[2]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J]. 于非,张志欣,刁新源,郭景松.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0(03)
[3]东海黑潮的气候态数值模拟[J]. 樊孝鹏,黄大吉,章本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05)
[4]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J]. 苏纪兰.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04)
[5]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J]. 汤毓祥,邹娥梅,李兴宰,李载学.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01)
[6]渤海冬夏季环流的数值研究[J]. 黄大吉,苏纪兰,张立人. 空气动力学学报. 1998(01)
[7]东海黑潮与琉球群岛以东海流半诊断计算[J]. 袁耀初,苏纪兰,孙德桐,许卫忆.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01)
[8]三维陆架海模式在渤海中的应用Ⅱ.温度的季节性变化[J]. 黄大吉,苏纪兰,陈宗镛.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06)
[9]黄海物理海洋学的主要特征[J]. 郭炳火. 黄渤海海洋. 1993(03)
[10]南黄海冬季温盐结构及其流系[J]. 乐肯堂,毛汉礼. 海洋与湖沼. 1990(06)
博士论文
[1]西北太平洋及渤黄东海高分辨率环流数值模拟[D]. 樊孝鹏.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3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94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