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NAO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1-13 08:42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其降水及水汽输送对当地甚至北半球的水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站点资料和12套降水资料与8套再分析资料,采用EOF、SVD、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夏季整体降水、不同等级降水、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特征及水汽输送与其联系进行研究,同时考虑到北大西洋涛动(NAO)对高原降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上小雨(LR)、中雨(MR)和超强降雨(VHR)分别占夏季总降水量的3.5%、28.4%和6.8%,大多数资料高估了LR和VHR的发生频率,并低估了MR频率,而最大的偏差发生在对VHR的刻画中。APHRO、JRA55和CMAP三套资料的综合表现能力更强,而GPCC在刻画LR和MR时准确性更高。(2)青藏高原夏季为水汽的汇,其上的水汽辐合主要由水汽平流所致,而其中部主要为湿平流和风场辐合共同作用而导致。高原东南部降水的异常主要是由印度半岛延展到孟加拉湾的异常反气旋水汽输送导致。(4)青藏高原整体各站点年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呈现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而各站点的标准差随着海拔的增加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对高原不同区域而言,青藏高...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的地势高度(阴影图,单位:m)和站点的分布(三角形)(主要的研究区域为红色实线的范围)
第四章 青藏高原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第四章 青藏高原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由玄海燕和罗双华(2007)的研究可知,我国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有着明显区域特征,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其以南的地区,年降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它地区则相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目前详分析青藏高原降水与海拔高度的文章较少,因此本章主要就此问题进行分析。.1 青藏高原整体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特征本章一共对青藏高原上 26°N﹣42°N,75°E﹣105°E 地区的 113 个站点进行了分析点的具体分布如图 4.5 所示。首先对青藏高原上各站点的 1979-2016 年气候态年降水(a) 全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海拔高度的分布进行研究(图 4.1a),总的来说,青藏高原气候态的年降水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进一步对各个季节的降水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和年降水量相结论,其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减少的趋势。但是在 1000-1500m 海拔高围内,全年和各季节的站点平均降水量均达到一个极小值。同时,在 2500-4000m范围内,站点的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趋势不明显。此结果与 Li et al.(2017)究结果类似,他们发现在 1970-2014 年时间段内青藏高原夏季降水量随海拔的增加加。另外,由各海拔高度范围内站点间的标准差可知,总的来说,随海拔高度的增站点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这应该与平均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有一定关系。00-1000m 和 1500-2000m 范围内,站点间降水量的差异达到最大。(a) 全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变化的影响[J]. 周俊前,刘新,李伟平,朱陵晶,吴辉. 高原气象. 2016(04)
[2]副热带东南太平洋海温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 高晶,高辉. 大气科学. 2015(05)
[3]NAO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双极振荡模态影响的时间尺度厘定[J]. 刘焕才,李曼,石培宏,刘力,孙建勇. 高原气象. 2015(03)
[4]基于高分辨率格点观测数据的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林厚博,游庆龙,焦洋,闵锦忠.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2)
[5]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J]. 徐祥德,赵天良,Lu Chungu,施晓晖. 气象学报. 2014(06)
[6]青藏高原中东部冬夏高层水汽时空特征分析[J]. 王文波,杨明,王旭,梁倩,封雅琼. 气象科技. 2014(03)
[7]近30a青藏高原夏季空中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 解承莹,李敏姣,张雪芹.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6)
[8]1961—2012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J]. 杜军,路红亚,建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6)
[9]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J]. 梁玲,李跃清,胡豪然,蒋兴文,章尔震. 高原气象. 2013(06)
[10]Patterns of Multiscal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over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60-2008[J]. 宋辞,裴韬,周成虎,何亚文.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3(04)
本文编号:2974582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的地势高度(阴影图,单位:m)和站点的分布(三角形)(主要的研究区域为红色实线的范围)
第四章 青藏高原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第四章 青藏高原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由玄海燕和罗双华(2007)的研究可知,我国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有着明显区域特征,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其以南的地区,年降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它地区则相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目前详分析青藏高原降水与海拔高度的文章较少,因此本章主要就此问题进行分析。.1 青藏高原整体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特征本章一共对青藏高原上 26°N﹣42°N,75°E﹣105°E 地区的 113 个站点进行了分析点的具体分布如图 4.5 所示。首先对青藏高原上各站点的 1979-2016 年气候态年降水(a) 全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海拔高度的分布进行研究(图 4.1a),总的来说,青藏高原气候态的年降水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进一步对各个季节的降水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和年降水量相结论,其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减少的趋势。但是在 1000-1500m 海拔高围内,全年和各季节的站点平均降水量均达到一个极小值。同时,在 2500-4000m范围内,站点的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趋势不明显。此结果与 Li et al.(2017)究结果类似,他们发现在 1970-2014 年时间段内青藏高原夏季降水量随海拔的增加加。另外,由各海拔高度范围内站点间的标准差可知,总的来说,随海拔高度的增站点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这应该与平均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有一定关系。00-1000m 和 1500-2000m 范围内,站点间降水量的差异达到最大。(a) 全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变化的影响[J]. 周俊前,刘新,李伟平,朱陵晶,吴辉. 高原气象. 2016(04)
[2]副热带东南太平洋海温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 高晶,高辉. 大气科学. 2015(05)
[3]NAO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双极振荡模态影响的时间尺度厘定[J]. 刘焕才,李曼,石培宏,刘力,孙建勇. 高原气象. 2015(03)
[4]基于高分辨率格点观测数据的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林厚博,游庆龙,焦洋,闵锦忠.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2)
[5]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J]. 徐祥德,赵天良,Lu Chungu,施晓晖. 气象学报. 2014(06)
[6]青藏高原中东部冬夏高层水汽时空特征分析[J]. 王文波,杨明,王旭,梁倩,封雅琼. 气象科技. 2014(03)
[7]近30a青藏高原夏季空中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 解承莹,李敏姣,张雪芹.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6)
[8]1961—2012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J]. 杜军,路红亚,建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14(06)
[9]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J]. 梁玲,李跃清,胡豪然,蒋兴文,章尔震. 高原气象. 2013(06)
[10]Patterns of Multiscal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over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60-2008[J]. 宋辞,裴韬,周成虎,何亚文.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3(04)
本文编号:2974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97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