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南海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年代际变异特征

发布时间:2021-01-13 21:33
  文章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全国730个测站实测的1960年-1998年日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等,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的划分、不同年代际阶段平均场的差异及其成因以及不同年代际阶段南海夏季风年际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70s末出现了年代际时间尺度的转折,可将其分成两个阶段,1960~1976年(简称第一阶段)和1980~1998年(简称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南海地区夏季西南风强度显著减弱,年际变化的方差显著变大,变化周期变短,但是南海中南部地区的上升运动却有所加强。夏季,从低层到对流层高层,中国大陆上空的气温显著降低,海洋上空的气温有所升高,在热力作用下,导致大陆中低层位势高度增加比海洋上大,形成大陆地区反气旋性环流加强,从而减弱了南海中北部地区的西南风。另外从辐散风场来看,南海中南部地区的上升运动的加强很大程度上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的显著增加有密切联系。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认为第二阶段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化比第一阶段的年际变化大,...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海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年代际变异特征


全球季风地理分布图,黑点、斜线、浅色阴影区域分别表示热带、副热带、中高纬度季风区

示意图,东亚夏季风,文献,冷性反气旋


的季风槽(或者 ITCZ)、印度的西南季风气流、沿 100°E 以东的越赤的冷性反气旋、西太平洋副高和赤道东风气流、梅雨锋以及中纬度的扰季风系统成员的示意图。东亚夏季风系统是一个与印度季风环流系统统[6]。东亚夏季风既有热带季风的部分,又有副热带季风的部分[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J]. 吴尚森,梁建茵,李春晖.  热带气象学报. 2003(S1)
[2]2002年南海季风建立及其雨带变化的天气学研究[J]. 闫俊岳,唐志毅,姚华栋,张秀芝,柳艳菊,李江龙.  气象学报. 2003(05)
[3]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J]. 周连童,黄荣辉.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03)
[4]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梁建茵,吴尚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1)
[5]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J]. 梁建茵,吴尚森.  大气科学. 2002(06)
[6]1998年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夏季风的爆发特征及其机制分析[J]. 徐国强,朱乾根,冉玉芳.  应用气象学报. 2002(05)
[7]南北两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季风的本质[J]. 曾庆存,李建平.  大气科学. 2002(04)
[8]南海季风试验研究[J]. 丁一汇,柳艳菊,张 锦,宋亚芳,李崇银.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02)
[9]南海季风研究的近况[J]. 余志豪.  海洋地质动态. 2002(04)
[10]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Ⅱ——年代际变化[J]. 王安宇,吴池胜,罗会邦,冯瑞权,侯尔滨,林建恒.  热带气象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2975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975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