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东太平洋海隆13°N和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附近热液柱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22:00
  海底热液柱的研究为我们认识海底热液活动提供了一个放大镜,为测定控制各种热液种类最终散布的化学反应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是我们认识海底热液活动环境效应、寻找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定位新的热液喷口区、表征和定量海底热液活动释放的有利工具。本文在海底对热液柱研究概况了解的基础上总结了海底热液柱的类型、运动特征、影响其扩展的因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在对2003年11月DY105-12、14航次第六航段和2005年10月DY105-17A航次大西洋航段,在EPR12°39′N~12°54′N区域和MAR Logatchev热液区(MAR 14°45’N)获得的CTD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在东太平洋海隆和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出现的温度异常;在对EPR12°39′N~12°54′N区域内所采水样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EPR12°39′N~12°54′N上方海底热液柱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该调查区内Mg亏损可能由热液流体和海水混合达到平衡后上浮的一种贫Mg液体引起,Ca亏损是一种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富二氧化碳流体夹带周围海水上升过程中形成碳酸钙...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太平洋海隆13°N和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附近热液柱的研究


热液柱作图和取样三种方法比较图(引自Bakeretal.,1995a)

示意图,热液柱,混合层


容易形成倒转热液柱,它们的扩张特征不同于正常的热液柱,没有垂直上升而是或多或少的水平或甚至向下扩散(Sudarikov et al.,2000)。图2-1 (a)合并热液柱和(b)混合层之外上升热液柱之间差异示意图。黑色基底代表硫化物土墩,小黑色三角代表许多分散的黑烟囱。箭头代表流动方向,虚线代表热液柱特征半径。热液柱中带点的线是等势面,实线是中心线。(引自Bemiset al.,2002)(e)根据海底热液柱的温度,可以分为冷(低温)热液柱(Cold (low-temperaturea)plume )、 中 等 温 度 热 液 柱 ( Medium-temperature plume ) 和 高 温 热 液 柱(High-temperature plume)。Lisitzin 等人研究西南太平洋边缘弧后盆地的热液活动时观察到以上所述三种不同的热液柱类型。冷(低温)热液柱,在海底附近形成,产生近海底的异常,Mn 异常峰接近海底,没有浊度、CH4和温度异常的峰

热液柱


与大气中的火山热液柱不同,海底热液柱类似一个旋转的透镜或漩涡(图2-2),使用漂流浮标进行的水文调查实验显示海底热液柱为反气旋运动(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而且在观察期间反气旋运动有时会消失,这被解释为相对运动中心的运移(Speer,1998)。Baker 等人描述 Juan de Fuca 洋脊上两个事件热液柱是像透镜一样的大水团(Baker et al.,1989),几乎是圆形的,半径大约是 6.5km,等密度面在异常水体核心周围向上弯曲,导致一个反气旋循环。热液柱内核以10cm/s 的速度反气旋转动,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圆周运动使得第一个事件热液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Fe-氧羟化物的形成:矿物和地球化学证据[J]. 曾志刚,王晓媛,张国良,殷学博,陈代庚,汪小妹.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10)
[2]深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热点[J]. 夏建新,李畅,马彦芳.  地质力学学报. 2007(02)
[3]热液羽状流研究进展[J]. 杨作升,范德江,李云海,王厚杰.  地球科学进展. 2006(10)
[4]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海洋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夏建荣.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03)
[5]深海底热液微生物成矿与深部生物圈研究进展[J]. 李江海,初凤友,冯军.  自然科学进展. 2005(12)
[6]冲绳海槽Jade热液场烟囱物稀土元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刘焱光,孟宪伟,付云霞.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05)
[7]现代海底热液微生物群落及其地质意义[J]. 冯军,李江海,牛向龙.  地球科学进展. 2005(07)
[8]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模型分析[J]. 王兴涛,翟世奎,杜同军,季敏.  海洋科学. 2005(05)
[9]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方法[J]. 栾锡武,秦蕴珊.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04)
[10]海底热液活动与海洋科学研究[J]. 杜同军,翟世奎,任建国.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博士论文
[1]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中巨羽流形成机制的模型研究[D]. 刘珑龙.中国海洋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袁春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2]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年代学研究[D]. 殷学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3]东太平洋海隆热液活动区沉积岩芯的地球化学研究[D]. 薛发玉.中国海洋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85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985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