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季节性变化及扩散通量

发布时间:2021-01-19 09:06
  陆架海中的悬浮体分布及其输运不仅对近岸及海底地形地貌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同时悬浮体本身是各种颗粒态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对海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渤黄海海域是一个沉积物运动非常活跃的体系,不仅有宽广的大陆架、典型的泥质区,还有通过长江、黄河等河流输入的充沛的陆源物质供应,沉积物输送通量大,受季风和近海复杂环流系统控制。渤黄海海域悬浮体输运的时空格局变化一直以来为海洋学家所重视。.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共航次2010年?2012年六个航次在渤黄海海域获得的现场悬浮体浓度数据及CTD观测的海洋水文参数数据,结合MODIS LIB卫星遥感数据第4波段反射率值,建立了表层水体的悬浮体浓度(SSC)与反射率强度的反演模型,得到了2013年最新观测数据的印证,据此反演了渤黄海海域表层悬浮体的月均分布。综合现场实测数据和遥感反演结果,研究了渤黄海海域悬浮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利用HYCOM数值模式得到的各个层位流速数据,分析渤黄海海域主要断面的悬浮体扩散通研究工作取得以下成果:渤黄海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口、莱州湾及渤海湾附近沿岸海域、山东半岛沿岸、苏北浅滩至长...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渤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季节性变化及扩散通量


图0-1表层悬浮体含量分布图,单位:mg/L,改绘自秦蕴珊等[16,17]

中国东部海域,海洋图集,等深线图


10图 1-1 中国东部海域周边等深线图(改绘自海洋图集[36])1.1.2 地貌渤海三个海湾及渤中洼地地势总体朝海峡方向缓倾,“三湾一峡”围绕着渤中洼地,构成一个十字型的平面轮廓,平均坡度仅有 28″。渤海北部是呈 NNE 向延伸的辽东湾。辽东湾东南部分布有辽东浅滩,为等深线呈掌状排列的地形体系北部为 6 条指状潮流沙脊,20m 等深线呈条状封闭,最浅处为 14.2m,南部为潮

秀山,海底地形,渤海,俯视图


沟槽不明显,20m 等深线呈块状封闭。渤海湾、莱州湾及渤中洼地地形比较平缓,仅莱州湾东岸出现一段较小的水下岸坡,其他岸段沿海平原和海底平原基本平缓过渡。从海岸到渤中洼地,水深加大到 20~26m,坡度极缓。在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为黄河三角洲,三角洲形态明显向海区突出,水下三角洲地形也很明显,15m 以浅等深线与三角洲海岸轮廓同步向海方向突出[34,37]。渤海海峡宽约 104km。海峡内分布有若干水道,老铁山水道最大,宽达 4多公里,海底有南北两个冲刷槽,北槽大而浅,50m 等深线呈新月形,弯口朝北最深 70 多米;南槽小而深,最深达 86m[37]。南部的 5 个水道较小,大者宽达 18km小者宽达 7km,水深一般在 20~45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中游主要支流输沙量变化对黄河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J]. 张佳,王厚杰,张勇,毕世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3)
[2]黄海暖流的路径及机制研究[J]. 赵胜,于非,刁新源,司广成.  海洋科学. 2011(11)
[3]An improve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otal suspended sediment flux field in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J]. PANG Chongguang~1,YU Wei~2,YANG Yang~3,and HAN Danxiu~4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071,China, 2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071,China,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 3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071,China,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 4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1(01)
[4]冬、夏季北黄海悬浮物分布特征[J]. 鲍献文,李真,王勇智,李娜.  泥沙研究. 2010(02)
[5]渤海悬浮物分布的遥感研究[J]. 崔廷伟,张杰,马毅,赵文静,孙凌.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5)
[6]渤海海峡大风的气候特征分析[J]. 高瑞华,王式功,张孝峰,宋洪盛,高慧,臧克民.  海洋预报. 2008(03)
[7]渤海典型余环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梁书秀,孙昭晨,NAKATSUJI Keiji,YAMANAKA Ryoichi.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6(01)
[8]近30年黄海北部沿海地区大风气候特征分析[J]. 孟莹,卢娟,潘静,潘向党.  辽宁气象. 2005(04)
[9]渤海动力环境研究应关注的新问题[J]. 吴德星,林霄沛,鲍献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10]渤海悬浮物浓度分布和水动力特征的关系[J]. 江文胜,苏健,杨华,张英娟,姜华,王庆业,张凯,田恬.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S1)

博士论文
[1]渤海海域泥沙输运对季节性因素及地形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 季有俊.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渤海环流季节变化及机制分析研究[D]. 毕聪聪.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黄海悬浮体分布及季节性变化[D]. 余佳.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黄河中游主要支流输沙量变化及其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D]. 张佳.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渤海冬、夏季温盐场结构及其海流特征分析[D]. 宋文鹏.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北黄海生源要素的季节特征及冷水团对其影响的研究[D]. 臧璐.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渤、黄、东海悬浮物浓度及输运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D]. 王勇智.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6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986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