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南海东沙深海冷泉区973-5重力柱沉积物古菌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1-02-14 00:55
  中国南海东沙一带冷泉发育,但目前国内外对深海冷泉区微生物研究甚少,特别是缺乏利用高通量测序的记录。对东沙深海冷泉区973-5站位(该站位水深约3 000 m)长约935 cm的重力岩心进行了高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站位微生物细胞丰度为5.3×108~34.0×108个/g,随深度变深而增加,其变化趋势与甲烷含量变化可对比,与粒度、有机碳的变化也具有相关性。测序结果显示,岩心中主要古菌类群是MBGB(39.9%)、C3(15.8%)以及ANME-1(12.0%),随着深度的变化群落组成有所改变。硫酸盐-甲烷界面(SMI,760 cm)上下出现了大量的MBGB和ANME-1类群,pH也不断增加,暗示了这一区域存在不断增强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岩心底部出现了一定量的ANME-1和ANME-2类群,暗示除了在SMI附近甲烷氧化和硫酸盐还原反应强烈,其下部可能还有水合物的分解与甲烷的上涌,为ANME类群生存提供了营养物质。与东沙海区其他站位相比,973-5站位的甲烷通量较高,但没有发现产甲烷菌,推测该区沉积物中高浓度的甲烷来源为周边浅部或深部断裂系统运移... 

【文章来源】:现代地质. 2020,34(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南海东沙深海冷泉区973-5重力柱沉积物古菌多样性


973-5岩心的采样位置

曲线,岩心,高通量,曲线


973-5岩心微生物细胞丰度为5.3×108~34×108 个/g,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最小值出现在245 cm处(973-5-6),最大值出现在610 cm处(973-5-12)(图2(e))。2.2.2 高通量测序优化分析

变化曲线,群落多样性,指数,岩心


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Ⅰ段都维持在较高的值,在Ⅱ段波动则比较大,且都在800 cm和510 cm两处分别有最小值和次小值。总体来说,973-5岩心中的OTU数量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Ⅰ段群落多样性比较大,而Ⅱ段群落多样性变小且波动较大,在800 cm处的群落多样性最小,优势类群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烷厌氧氧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吴忆宁,梅娟,沈耀良.  生态科学. 2018(04)
[2]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事件及其与海底滑塌的关系[J]. 黄怡,王淑红,颜文,程俊.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4)
[3]甲烷厌氧氧化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进展[J]. 陈健,申屠佳丽,殷峻,汪美贞,沈东升.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02)
[4]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973-3岩心古菌多样性[J]. 杨玉峰,雷怀彦,史春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3)
[5]产甲烷古菌研究进展[J]. 承磊,郑珍珍,王聪,张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5)
[6]深水沉积物岩心古菌群落结构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以南海台西南海域973-4站位为例[J]. 杨玉峰,雷怀彦,史春潇.  天然气工业. 2015(11)
[7]南海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冷泉活动[J]. 张必东,邬黛黛,吴能友.  海洋地质前沿. 2015(09)
[8]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沉积成藏特征[J]. 于兴河,王建忠,梁金强,李顺利,曾小明,沙志彬,匡增桂,李文.  石油学报. 2014(02)
[9]东沙海域SMI与甲烷通量的关系及对水合物的指示[J]. 邬黛黛,吴能友,张美,管红香,付少英,杨睿.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6)
[10]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J]. 罗敏,王宏斌,杨胜雄,陈多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01)

硕士论文
[1]南海北部西沙和东沙海区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指示意义[D]. 林安均.南京大学 2014
[2]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D]. 史春潇.厦门大学 2014
[3]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区晚更新世以来底栖有孔虫与甲烷喷溢[D]. 曲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4]南海东沙晚更新世深水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王长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5]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和非冷泉沉积物古菌多样性研究[D]. 刘浩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本文编号:3032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32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