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北黄海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14 22:02
  基于4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黏土组成的分析测试结果,结合周边河流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数据,研究了渤海—北黄海底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来源和输运趋势。渤海—北黄海底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分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伊利石(70%)、高岭石(12%)、绿泥石(11%)和蒙皂石(7%)。根据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可以把研究区分为2个区和6个亚区。I区物质来源主要为黄河,分布在黄河口外,向东北延伸至渤海海盆、东南向经莱州湾再向东北延伸至北黄海南部海域;II区物质来源主要为潍河、六股河、滦河和辽河等,还包括海岸侵蚀物质,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北部和北黄海北部等海域。黏土矿物的输运和分布除了受到物源的影响外,主要受渤海环流的控制。 

【文章来源】:海洋科学进展. 2020,3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渤海—北黄海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渤海—北黄海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分区及环流示意图[28,34-35](×106 t·a-1)

沉积物,北黄海,渤海,站位


2005—2009年,在渤海和北黄海使用抓斗和箱式取样器系统取得了表层沉积物样品。本文选择了409个站位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具体采样位置见图1。河流沉积物样品35个,采自7条河流河口附近,其中辽河7个(包括双台子河3个),大凌河5个,小凌河5个,六股河4个,滦河10个,海河2个和潍河2个[9]。1.2 黏土矿物分析方法

渤海,北黄海,沉积物,表层


渤海和黄河伊利石的质量分数为55%~90%,绝大部分>60%,平均值为71%。由图2可知,伊利石含量变化趋势和蒙皂石相反,在渤海基本呈北高南低的趋势。高含量区分布在辽东湾、滦河口至海河北部近岸、辽东浅滩和渤中浅滩海域,伊利石质量分数>75%。黄河三角洲及邻近的莱州湾为伊利石含量低值区(质量分数<60%),并且有随着远离黄河三角洲岸线升高的趋势。图2 渤海—北黄海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黄海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J]. 艾丽娜,韩宗珠,王双,部雪娇,刘明.  海洋湖沼通报. 2016(05)
[2]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乔淑卿,石学法,白亚之,熊林芳,朱爱美,刘焱光,方习生.  沉积学报. 2011(02)
[3]南海沉积物物质来源研究的意义及其进展[J]. 蔡观强,彭学超,张玉兰.  海洋科学进展. 2011(01)
[4]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及来源[J]. 周晓静,李安春,万世明,孟庆勇.  海洋与湖沼. 2010(05)
[5]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方习生,石学法,王国庆.  海洋科学进展. 2007(04)
[6]南黄海黏上矿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魏建伟,石学法,辛春英,张海平.  科学通报. 2001(S1)
[7]中国东部海域大气气溶胶入海通量的研究[J]. 刘毅,周明煜.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05)
[8]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J]. 赵保仁,庄国文,曹德明,雷方辉.  海洋与湖沼. 1995(05)
[9]黄海粘土沉积物的来源与分布[J]. 林承坤.  地理研究. 1992(02)
[10]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分布及其地质意义[J]. 李国刚.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04)



本文编号:3033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33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