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氮污染的来源结构与污染压力空间分布
发布时间:2021-02-17 18:04
近30年渤海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陆源污染输入是导致渤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研究陆源污染压力强度与海域污染的空间关系,采用层级嵌套的水污染输出分区方法,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23个陆海统筹管理分区,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污染普查等资料,估算出环渤海地区五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总氮排放量,进而分析各分区单元的陆源污染压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渤海周边陆域总氮排放量约85万t,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量的57.4%,工业污染贡献有限,渤海湾沿岸城镇居民生活排放突出;②23个陆海统筹管理分区之间的污染压力差异巨大,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周边的分区陆源污染压力大,其它分区的压力相对较低,各分区内陆域污染压力与对应海域污染状况在空间上高度一致;③各分区之间污染的来源构成差异显著,渤海湾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居民生活排放,辽东湾工业污染相对突出,莱州湾农业面源污染占比大;④渤海周边陆源污染排海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23个汇水区对应岸线承载的陆源氮污染压力强度
以区县为单元汇总各社会经济类型氮污染排放量,得到各区县总氮污染排放压力的空间分布(见图2a)。氮污染负荷比较大的区县(超过6000t/a)有13个,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这些区县污染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畜禽养殖规模大,养殖污染排放占这些区县总量的30%以上。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绝大多数区县氮污染负荷在(1000~3000)t/a。地市单元上,氮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沈阳、北京、石家庄、潍坊、德州5个城市,排放量均超过5万t,河北及山东大多数地级市排放量在3万t左右,辽宁除沈阳和大连外,其他地级市排放量均小于2万t,其中营口、辽阳、盘锦、葫芦岛和阜新等排放量小于1万t。氮污染地级市空间分布(图2b)表明,河北各市排放量相对较高,其次是山东各市,辽宁各地级市排放相对较低。经统计分析得出,河北和山东的养殖业是导致两省各地级市氮污染排放压力大的主要原因。从省级行政区氮污染排放总量看,河北排放量最大,约31.46万t,天津最少,约4.24万t,山东为25.22万t、辽宁为17.13万t、北京为7.18万t。各行政区氮污染排放结构各有特点,北京和天津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排放,占氮排放总量的70%左右;山东和河北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居民生活与养殖业排放;辽宁工业结构偏重且规模较大,导致辽宁工业氮污染排放相对突出,占总量的14.7%,其他省市这一比例不足10%,各省排放结构见表5。
严格意义上,渤海并不是周边三省二市污水排放的唯一海域,辽宁和山东两省同时拥有渤海岸线和黄海岸线,辽宁东部和山东东南部地区污水流入黄海,在确定影响渤海污染的沿岸陆域区域时应剔除入黄海的流域区域。依据等高线作为确定流域范围的基础数据,绘制等高线图,结合两省的单线河与双线河图,分别划定辽宁和山东的入黄海流域范围,剔除辽宁入黄海流域2.66万km2和山东入黄海流域6.82万km2,本文中环渤海地区的研究范围是指剔除入黄海流域后三省两市的陆域面积,约42.39万km2,见图1。2.1.4 汇水单元的划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析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现状与发展趋势[J]. 杨卓.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02)
[2]环渤海地区水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周侃,樊杰,刘汉初.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2)
[3]中国地市尺度工业污染的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J]. 胡志强,苗健铭,苗长虹. 地理研究. 2016(08)
[4]海河流域河流氮污染特征及其演变趋势[J]. 荣楠,单保庆,林超,郭勇,赵钰,朱晓磊.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2)
[5]中国分省畜禽产污系数优化及污染物构成时空特征分析[J]. 周天墨,付强,诸云强,胡卓玮,杨飞. 地理研究. 2014(04)
[6]山东省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污染负荷输出关系研究[J]. 张亚峰,甄文栋,王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7]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 朱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8]基于流域单元的海湾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以莱州湾为例[J]. 麻德明,石洪华,丰爱平. 生态学报. 2014(01)
[9]大尺度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综合评估及动力因子分析——以淮河流域为例[J]. 周亮,徐建刚. 地理研究. 2013(10)
[10]辽河流域社会经济活动的COD污染负荷[J]. 王辉,栾维新,康敏捷. 地理研究. 2013(10)
本文编号:3038340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23个汇水区对应岸线承载的陆源氮污染压力强度
以区县为单元汇总各社会经济类型氮污染排放量,得到各区县总氮污染排放压力的空间分布(见图2a)。氮污染负荷比较大的区县(超过6000t/a)有13个,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这些区县污染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畜禽养殖规模大,养殖污染排放占这些区县总量的30%以上。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绝大多数区县氮污染负荷在(1000~3000)t/a。地市单元上,氮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沈阳、北京、石家庄、潍坊、德州5个城市,排放量均超过5万t,河北及山东大多数地级市排放量在3万t左右,辽宁除沈阳和大连外,其他地级市排放量均小于2万t,其中营口、辽阳、盘锦、葫芦岛和阜新等排放量小于1万t。氮污染地级市空间分布(图2b)表明,河北各市排放量相对较高,其次是山东各市,辽宁各地级市排放相对较低。经统计分析得出,河北和山东的养殖业是导致两省各地级市氮污染排放压力大的主要原因。从省级行政区氮污染排放总量看,河北排放量最大,约31.46万t,天津最少,约4.24万t,山东为25.22万t、辽宁为17.13万t、北京为7.18万t。各行政区氮污染排放结构各有特点,北京和天津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排放,占氮排放总量的70%左右;山东和河北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居民生活与养殖业排放;辽宁工业结构偏重且规模较大,导致辽宁工业氮污染排放相对突出,占总量的14.7%,其他省市这一比例不足10%,各省排放结构见表5。
严格意义上,渤海并不是周边三省二市污水排放的唯一海域,辽宁和山东两省同时拥有渤海岸线和黄海岸线,辽宁东部和山东东南部地区污水流入黄海,在确定影响渤海污染的沿岸陆域区域时应剔除入黄海的流域区域。依据等高线作为确定流域范围的基础数据,绘制等高线图,结合两省的单线河与双线河图,分别划定辽宁和山东的入黄海流域范围,剔除辽宁入黄海流域2.66万km2和山东入黄海流域6.82万km2,本文中环渤海地区的研究范围是指剔除入黄海流域后三省两市的陆域面积,约42.39万km2,见图1。2.1.4 汇水单元的划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析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现状与发展趋势[J]. 杨卓.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02)
[2]环渤海地区水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周侃,樊杰,刘汉初.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2)
[3]中国地市尺度工业污染的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J]. 胡志强,苗健铭,苗长虹. 地理研究. 2016(08)
[4]海河流域河流氮污染特征及其演变趋势[J]. 荣楠,单保庆,林超,郭勇,赵钰,朱晓磊.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2)
[5]中国分省畜禽产污系数优化及污染物构成时空特征分析[J]. 周天墨,付强,诸云强,胡卓玮,杨飞. 地理研究. 2014(04)
[6]山东省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污染负荷输出关系研究[J]. 张亚峰,甄文栋,王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7]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 朱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8]基于流域单元的海湾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以莱州湾为例[J]. 麻德明,石洪华,丰爱平. 生态学报. 2014(01)
[9]大尺度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综合评估及动力因子分析——以淮河流域为例[J]. 周亮,徐建刚. 地理研究. 2013(10)
[10]辽河流域社会经济活动的COD污染负荷[J]. 王辉,栾维新,康敏捷. 地理研究. 2013(10)
本文编号:3038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3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