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海洋生态监控区表层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
发布时间:2021-03-22 12:07
氮、磷作为海洋环境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源要素,是目前进行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氮、磷含量和分布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的循环过程。探究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氮磷元素赋存形态、分布特征、污染程度,有助于了解近岸水体生态环境状况,保持水域生态健康。本文以昌黎海洋生态监控区表层沉积物19个采样点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提取法具体分析了沉积物中氮、磷各个赋存形态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分析讨论了监控区的浮游植物细胞数、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氮磷不同赋存形态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借鉴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和能源部制定的沉积物质量评价指南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海洋监控区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程度,主要结论如下:(1)海洋生态监控区有机质、浮游植物细胞数均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沉积物类型以砂为主体,近海岸粒径较细。(2)海洋监控区表层沉积物总氮(TN)含量范围在98.00~1362.67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664.58 mg/kg,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非转化态氮(NTN)含量范(3)海洋生态监控区总磷(TP)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69.3~640.5 mg/kg之间,平均...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采样站位示意图
海洋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细胞数每立方米在 9942~430833 之间,每立方34。1#点位浮游植物细胞数为最大值,这可能是由于 1#点位地处滦河口物质丰富,能够维持水体浮游植物生存;13#点位浮游植物细胞数为最小样以新开口为中心,河口南侧海域呈现由近岸向远岸减少的趋势,河口现由近岸向远岸增加的趋势。图 3-1 生态监控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分布图/mg·g-1Fig.3-1 Distributions of OM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area/mg·g-1
氮磷等营养物质丰富,能够维持水体浮游植物生存;13#点位浮游植物细胞数为最小值(图3-2)。同样以新开口为中心,河口南侧海域呈现由近岸向远岸减少的趋势,河口北侧海域则呈现由近岸向远岸增加的趋势。图 3-1 生态监控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分布图/mg·g-1Fig.3-1 Distributions of OM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area/mg·g-1图 3-2 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细胞数分布图/cells·m-3Fig.3-2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cell numbers in ecological monitoringarea/cells·m-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析方法[J]. 孙霖娇,张季雨,邵玉,龚然,胡志新. 广州化工. 2018(22)
[2]昌黎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 杨小雨,张鉴达,张博,周美玲,金照光,段新玉,于国强,高伟明.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6)
[3]白洋淀沉积物氮磷赋存特征及其内源负荷[J]. 杜奕衡,刘成,陈开宁,古小治,黄蔚,韦众. 湖泊科学. 2018(06)
[4]百花湖沉积物总氮总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研究[J]. 孟凡丽,李秋华,肖劲松,杨梅,商正松. 四川环境. 2018(05)
[5]巢湖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分布及污染评价[J]. 苗慧,沈峥,蒋豫,石惠娴,张亚雷,蔡永久.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2)
[6]植物对不同形态磷响应特征研究进展[J]. 李廷轩,叶代桦,张锡洲,郭静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7]武汉小南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J]. 杨安平,耿红,吴来燕.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8]大亚湾沉积物中可溶性有机氮与蛋白酶和脲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甘茂林,张景平,江志坚,刘松林,吴云超,黄小平.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6)
[9]水源水库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分布特征及扩散通量[J]. 黄廷林,刘飞,史建超.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8)
[10]山美水库沉积物氮磷和有机质污染特征及评价[J]. 邱祖凯,胡小贞,姚程,张文慧,许秋瑾,黄天寅. 环境科学. 2016(04)
硕士论文
[1]不同环境条件下辽河干流表层沉积物氮磷释放规律研究[D]. 王琦.沈阳师范大学 2018
[2]七里海潟湖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D]. 周美玲.河北师范大学 2018
[3]内蒙古段黄河表层沉积物氮的赋存形态及对氨氮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D]. 王慧娟.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研究[D]. 张亚楠.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黄、东海陆架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分布及与浮游植物的关系[D]. 张小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黄海和东海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D]. 丛敏.暨南大学 2013
[7]长寿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D]. 胡鹏飞.重庆师范大学 2013
[8]洱海表层沉积物可溶性有机氮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D]. 赵亚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3
[9]河北昌黎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康伟伟.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0]东、黄海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初步研究[D]. 朱媛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4049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采样站位示意图
海洋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细胞数每立方米在 9942~430833 之间,每立方34。1#点位浮游植物细胞数为最大值,这可能是由于 1#点位地处滦河口物质丰富,能够维持水体浮游植物生存;13#点位浮游植物细胞数为最小样以新开口为中心,河口南侧海域呈现由近岸向远岸减少的趋势,河口现由近岸向远岸增加的趋势。图 3-1 生态监控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分布图/mg·g-1Fig.3-1 Distributions of OM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area/mg·g-1
氮磷等营养物质丰富,能够维持水体浮游植物生存;13#点位浮游植物细胞数为最小值(图3-2)。同样以新开口为中心,河口南侧海域呈现由近岸向远岸减少的趋势,河口北侧海域则呈现由近岸向远岸增加的趋势。图 3-1 生态监控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分布图/mg·g-1Fig.3-1 Distributions of OM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area/mg·g-1图 3-2 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细胞数分布图/cells·m-3Fig.3-2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cell numbers in ecological monitoringarea/cells·m-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析方法[J]. 孙霖娇,张季雨,邵玉,龚然,胡志新. 广州化工. 2018(22)
[2]昌黎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 杨小雨,张鉴达,张博,周美玲,金照光,段新玉,于国强,高伟明.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6)
[3]白洋淀沉积物氮磷赋存特征及其内源负荷[J]. 杜奕衡,刘成,陈开宁,古小治,黄蔚,韦众. 湖泊科学. 2018(06)
[4]百花湖沉积物总氮总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研究[J]. 孟凡丽,李秋华,肖劲松,杨梅,商正松. 四川环境. 2018(05)
[5]巢湖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分布及污染评价[J]. 苗慧,沈峥,蒋豫,石惠娴,张亚雷,蔡永久.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2)
[6]植物对不同形态磷响应特征研究进展[J]. 李廷轩,叶代桦,张锡洲,郭静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6)
[7]武汉小南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J]. 杨安平,耿红,吴来燕.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8]大亚湾沉积物中可溶性有机氮与蛋白酶和脲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甘茂林,张景平,江志坚,刘松林,吴云超,黄小平.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6)
[9]水源水库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分布特征及扩散通量[J]. 黄廷林,刘飞,史建超.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8)
[10]山美水库沉积物氮磷和有机质污染特征及评价[J]. 邱祖凯,胡小贞,姚程,张文慧,许秋瑾,黄天寅. 环境科学. 2016(04)
硕士论文
[1]不同环境条件下辽河干流表层沉积物氮磷释放规律研究[D]. 王琦.沈阳师范大学 2018
[2]七里海潟湖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D]. 周美玲.河北师范大学 2018
[3]内蒙古段黄河表层沉积物氮的赋存形态及对氨氮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D]. 王慧娟.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研究[D]. 张亚楠.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黄、东海陆架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分布及与浮游植物的关系[D]. 张小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黄海和东海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D]. 丛敏.暨南大学 2013
[7]长寿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D]. 胡鹏飞.重庆师范大学 2013
[8]洱海表层沉积物可溶性有机氮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D]. 赵亚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3
[9]河北昌黎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康伟伟.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0]东、黄海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初步研究[D]. 朱媛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9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