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长江口悬浮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5:51
  利用B型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100,在不扰动天然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的情况下,2003年6月在长江口徐六泾测站和2003年12月在长江口横沙测站,对悬浮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粒径和体积浓度进行了定点大、小潮连续以及垂线观测。用500k的ADP获取同步的水动力资料,同时用OBS-3A取得相应的悬沙浓度和盐度资料。计算了现场絮凝体的有效密度和沉速。 观测显示:1) 长江口徐六泾和横沙絮凝体粒径和分散粒径差别明显,潮周期表层絮凝体粒径要比其分散粒径大2~5倍。2) 徐六泾大、小潮表层絮凝体粒径潮周期平均分别为39.8μm和64.4μm。横沙小潮表层絮凝体粒径潮周期平均为48.1μm。絮凝体垂线粒径分层现象明显,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粒径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徐六泾洪季大潮垂线絮凝体粒径垂线平均63.9μm,小潮垂线平均70.Oμm。3) 洪季徐六泾大潮表层的絮凝体体积浓度潮周期内平均为98.0μLL-1,小潮表层潮周期内平均为70.8μLL-1。4) 徐六泾大潮和小潮表层絮凝体平均有效密度分别为1173 kg·m-3和919 kg...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口悬浮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特性研究


SLISST-l阅价LISS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口南汇近岸水域悬沙沉降速度估算[J]. 陈沈良,谷国传,张国安.  泥沙研究. 2003(06)
[2]长江口徐六泾洪季水沙特性观测研究[J]. 程江,何青,王元叶,车越,张经.  海洋通报. 2003(05)
[3]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影响因素分析[J]. 蒋国俊,姚炎明,唐子文.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04)
[4]长江口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J]. 金鹰,王义刚,李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5]长江口泥沙絮凝问题研究综述[J]. 黄长红,郑许为.  水利科技. 2001(04)
[6]粘性泥沙絮凝现象研究述评(1):絮凝机理与絮团特性[J]. 张庆河,王殿志,吴永胜,练继建,赵子丹.  海洋通报. 2001(06)
[7]紊动强度沿垂线分布规律的分析[J]. 邓安军,陈立,林鹏,叶小云.  泥沙研究. 2001(05)
[8]长江河口横沙小港泥沙浓度的观测及研究[J]. 朱建荣,薛元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9]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J]. 时钟.  泥沙研究. 2000(06)
[10]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J]. 时钟,朱文蔚,周洪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0(01)



本文编号:3120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120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