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东北部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演变:海平面和季风驱动

发布时间:2021-05-11 21:26
  大陆边缘盆地是大陆风化剥蚀产物的主要沉积汇,其中有机碳的埋藏通量及其控制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TWS-1岩芯的AMS14C测年、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探讨了末次盛冰期23ka BP以来南海东北部陆源有机碳的来源、历史和影响机制。与潜在物源端元对比表明,台湾是研究站位沉积物陆源有机碳的主要物源,相对海源其贡献比例约为58%,陆源物质可能主要通过海底峡谷水道和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河流输入。重建的陆源有机碳通量在末次冰消期早期(19—13kaBP)和中全新世(7—4ka BP)期间有两个峰值,分别约0.16g/(cm2·ka)和0.09g/(cm2·ka)。综合分析表明,二者分别受控于冰期低海平面时期增强的陆架风化剥蚀和全新世季风强盛期降水驱动的古台湾岛剥蚀。我们的工作表明冰期-间冰期循环中海平面和季风分别驱动的大陆边缘有机碳埋藏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大气CO2浓度演变有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海洋与湖沼. 2020,5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AMS14C测年
    1.3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陆源通量)
    1.4 有机碳-氮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2 结果
    2.1 AMS14C测年
    2.2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
    2.3 有机碳-氮含量和碳同位素
3 讨论
    3.1 陆源有机碳来源
    3.2 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演变及驱动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东北部澎湖峡谷群沉积特征[J]. 聂鑫,罗伟东,周娇.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8)
[2]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最强盛期出现在何时?——兼论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J]. 陈建徽,饶志国,刘建宝,黄伟,FENG Song,董广辉,胡玉,许清海,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11)
[3]甲烷流体活动与沉积物中碳、氮同位素组成响应——南海东北部海洋Ⅳ号地区研究[J]. 于晓果,金肖兵,姚旭莹,龚建明.  海洋学研究. 2013(03)
[4]Nd isotopic vari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the recent sediments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 SHAO Lei1, QIAO PeiJun1, PANG Xiong2, WEI GangJian3, LI QianYu1, MIAO WeiLiang1 & LI A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CNOOC Ltd. Shenzhen, Guangzhou 510240, China; 3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02)
[5]渐新世以来的南海沉积量及其分布[J]. 黄维,汪品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9)
[6]珠江口陆架区埋藏古河道与古三角洲[J]. 鲍才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02)
[7]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 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冯文科.  地质学报. 1986(03)



本文编号:3182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182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