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斜入射下水下地基场地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13 11:15
水下地基场地动力响应分析是水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但其作为一个多介质耦合的复杂动力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将饱和土体视为线弹性材料,考虑土体非线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水-成层饱和土-基岩场地地震波线性解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面波斜入射下水下地基场地分析的二维等效线性化方法,通过典型场地分析,研究了入射波峰值加速度、水深及上覆软土层厚度对水土交界面处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效应对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要比竖向的大,且非线性下的放大系数可能大于线性情况下的地震响应结果;水层分别在P波和SV波入射角15°~70°和45°~70°内对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P波作用产生的影响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SV波的影响则与入射波有关。相比于SV波对竖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P波的影响作用更大;上覆软土层较厚时对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并且SV波的作用时软土层的影响明显大于P波作用时,但两者对竖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均较小。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39(2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水下地基场地分析模型
2 成层饱和土的波场计算
3 水下地基场地弹性解
4 等效线性化方法
5 方法验证
6 应用与分析
6.1 线性和非线性反应对比
6.2 水深对场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6.3 上覆软土层厚度对场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7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底软土层对海洋地基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J]. 张奎,赵成刚,李伟华. 岩土力学. 2019(06)
[2]平面波入射下深水地基场地动力响应分析[J]. 张奎,李伟华,赵成刚.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6)
[3]水平层状饱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等效线性化方法[J]. 张季,梁建文,巴振宁. 工程力学. 2016(10)
[4]地震波斜入射时二维成层介质自由场求解的等效线性化方法[J]. 王笃国,赵成刚. 岩土工程学报. 2016(03)
[5]渤海土类动力非线性参数及合理性[J]. 兰景岩,刘红帅,吕悦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2(09)
[6]渤海海域典型场地土的动力学特征[J]. 兰景岩,吕悦军,彭艳菊,谢卓娟. 世界地震工程. 2011(03)
[7]覆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J]. 席仁强,陈国兴,王志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9(06)
[8]地震波斜入射时水平层状场地的非线性地震反应[J]. 尤红兵,赵凤新,荣棉水. 岩土工程学报. 2009(02)
[9]海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特殊问题[J]. 李小军. 震灾防御技术. 2006(02)
[10]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dynamic pressures of coupling fluid-solid-porous medium due to P wave incidence[J]. 王进廷,张楚汉,金峰.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4(02)
本文编号:3183915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39(2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水下地基场地分析模型
2 成层饱和土的波场计算
3 水下地基场地弹性解
4 等效线性化方法
5 方法验证
6 应用与分析
6.1 线性和非线性反应对比
6.2 水深对场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6.3 上覆软土层厚度对场地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7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底软土层对海洋地基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J]. 张奎,赵成刚,李伟华. 岩土力学. 2019(06)
[2]平面波入射下深水地基场地动力响应分析[J]. 张奎,李伟华,赵成刚.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6)
[3]水平层状饱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等效线性化方法[J]. 张季,梁建文,巴振宁. 工程力学. 2016(10)
[4]地震波斜入射时二维成层介质自由场求解的等效线性化方法[J]. 王笃国,赵成刚. 岩土工程学报. 2016(03)
[5]渤海土类动力非线性参数及合理性[J]. 兰景岩,刘红帅,吕悦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2(09)
[6]渤海海域典型场地土的动力学特征[J]. 兰景岩,吕悦军,彭艳菊,谢卓娟. 世界地震工程. 2011(03)
[7]覆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J]. 席仁强,陈国兴,王志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9(06)
[8]地震波斜入射时水平层状场地的非线性地震反应[J]. 尤红兵,赵凤新,荣棉水. 岩土工程学报. 2009(02)
[9]海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特殊问题[J]. 李小军. 震灾防御技术. 2006(02)
[10]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dynamic pressures of coupling fluid-solid-porous medium due to P wave incidence[J]. 王进廷,张楚汉,金峰.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4(02)
本文编号:3183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18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