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州湾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释放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1-05-24 07:47
  磷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与者,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源要素之一,海洋中的磷主要是存在于沉积物中,水体中和沉积物的磷会发生迁移转化和相互交换作用,这种作用受到磷的赋存形态的影响很大。因此,研究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对于了解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和补充机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磷的众多形态之中,只有有部分形态的磷才能够被海洋生物所利用,这种生物有效磷能够被生物吸收转化,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营养供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有效磷能够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来,对于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有着重要的预警作用。因此,通过对磷的赋存形态的研究,分析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水体中磷的吸附容量,评估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风险,这对于有效调节海洋中磷的变化情况,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5月对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海域进行了两次调查,以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后的SEDEX法对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分析了海州湾调查区域中可被生物所利用的磷,指出了该海域的生物有效磷的组分,同时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进行了评估,现得出以下主要...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的分类
            1.1.1.1 有机磷(OP)
            1.1.1.2 无机磷(IP)
            1.1.1.3 总磷(TP)
        1.1.2 沉积物中的磷形态分级提取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历程
        1.1.3 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1.1.3.1 生物有效磷种类的界定
            1.1.3.2 生物有效磷的估算方法
        1.1.4 磷的释放风险评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
        2.2.1 水文环境
        2.2.2 地貌环境
    2.3 渔业资源
    2.4 社会经济
第三章 海州湾秋季沉积物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1.2 分析与测定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及分布
        3.2.2 柱状沉积物磷的含量及其分布
        3.2.3 沉积物中生物有效磷的含量及其分布
            3.2.3.1 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效磷
            3.2.3.2 柱状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效磷
        3.2.4 柱状沉积物各形态磷与粒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州湾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4.1.2 实验方法
            4.1.2.1 磷吸附指数(PSI)实验
            4.1.2.2 磷吸附饱和度(DPS)实验
            4.1.2.3 磷释放风险评估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沉积物中草酸铵提取的铝、铁、磷的分布
        4.2.2 沉积物中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的分布
        4.2.3 沉积物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4.2.4 表层沉积物磷释放风险评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的作用分析[J]. 展卫红,许祝华,姜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09)
[2]海州湾海洋牧场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研究[J]. 高春梅,郑伊汝,张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1)
[3]海州湾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赵建华,李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2)
[4]海州湾海洋牧场海域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与环境意义[J]. 高春梅,朱珠,王功芹,张硕.  中国环境科学. 2015(11)
[5]小兴凯湖表层底泥磷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J]. 于淑玲,李晓宇,张继涛,陈国双,李秀军.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8)
[6]黄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分析[J]. 于子洋,杜俊涛,姚庆祯,陈洪涛,于志刚.  环境科学. 2014(03)
[7]黄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J]. 宋国栋,刘素美,张国玲.  环境科学. 2014(01)
[8]近年来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J]. 段翠兰,黄春贵,樊祥科,郑浩,张莉.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3(03)
[9]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J]. 张小勇,杨茜,孙耀,黄建生.  生态学报. 2013(11)
[10]桑沟湾养殖海域柱状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J]. 张小勇,杨茜,孙耀,石晓勇,江双林.  渔业科学进展. 2013(02)

博士论文
[1]浅水湖泊内源磷释放及其生物有效性[D]. 黄清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5

硕士论文
[1]云桥湿地表层底泥磷形态季节特征及释放风险评估[D]. 韩雪鹏.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磷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路敏.中国海洋大学 2015
[3]巢湖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有效性研究[D]. 龚莹.安徽大学 2015
[4]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磷形态的研究[D]. 张晋华.中国海洋大学 2014
[5]珠江淇澳岛湿地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释放风险评估研究[D]. 叶妹.暨南大学 2013
[6]海州湾南部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变化规律及营养盐限制状况[D]. 谢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3
[7]洱海沉积物磷形态、释放通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D]. 高佃涛.南昌大学 2012
[8]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及其对磷的吸附特征研究[D]. 刘培怡.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9]东、黄海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初步研究[D]. 朱媛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10]2004年夏季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各形态磷的研究[D]. 孟春霞.中国海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3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03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